中国导弹打得准,全因这位穿五块钱背心、破解了钱学森密码的老人 中国之最钱学森

我们都知道,我军的导弹现在打得很准,但知道为什么打得准的就少了,而知道是谁让导弹打得准的,就少之又少了 。
这个人不是别人,他就是中国激光陀螺仪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伯龙教授!是他,把钱学森生前留下的关于激光陀螺仪的手稿变成了现实,而且一干就是43年,将中美两国之间在这一领域的差距一下缩短了20年!
高伯龙院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外国有的、先进的,我们要跟踪,将来要有;但并不是说外国没有的我们不许有 。”
而高伯龙院士不但是这样说的,更是顶着重重压力落实这一理念的践行者 。
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在研究中他发现,导弹光有威力大还不行,必须还要打得准 。打个比方说,一个人力气很大,但你每次出拳都打不到对手,空有一身力气却击不中目标,那么这身力气就打了折扣 。威力巨大的导弹也是这样,必须要打得准,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作战效能 。要想使导弹打得准,就和导弹上配置的用于导航定位的激光陀螺仪的精准度有关了 。
在这里科普一下什么是陀螺仪 。
“陀螺”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旋转指示器”的意思,延伸到现代,只要能对物体的旋转状态进行感知测量的装置,都可被称为陀螺仪 。简单举个例子,我们手机现在的计步器功能、测量和晃动处理指令等一系列功能,靠的就是陀螺仪 。
1958 年,美国科学家肖洛和汤斯发现了光,1960年7月8日,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了红宝石激光器 。环形激光陀螺更是掀起了导航系统的巨大变革,它使用两束频率不同的反向激光,测量出频差便可计算出设备敏感轴的旋转角度或旋转速度,可以精确计算物体的位置、速度、姿态、偏向 。
如果说惯性测量装置好比现代高精度设备的“眼睛”,而激光陀螺的出现,就好比是惯性制导系统的“火眼金睛 。”激光陀螺仪主要对运动物体在立体空间上做出精准定位,不仅能指明平面上的东南西北方向,还可以判断上下,即使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也能稳定运作,保持对目标的精确导航 。
古时候人们外出定位靠指南针,能够判断大致方位,科技发展到现代的导弹时代,精确定位就得靠激光陀螺仪了 。
钱学森以其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敏锐地意识到激光陀螺这项技术可以应用到为导弹导航上,如果成功,这必将在导弹导航系统上引起一场革命,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开始关注激光陀螺仪原理的研究 。
经过反反复复的实验和非常人所能理解的艰难之后,钱学森终于在1971年弄明白了激光陀螺的大致原理以及光路图信息 。因为自己担负的任务太多,分不出精力继续进行激光陀螺仪的研究,他便把有关激光陀螺仪的原理和相关公式,写在两个纸条上,交给了现在的国防科技大学,让他们进行研制激光陀螺仪的相关实验 。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激光陀螺仪导航作为前沿科技,钱学森转交的这两张纸条里的内容很少,钱学森写的这张小纸条上的内容并不详细,仅仅是激光陀螺的大致原理,但就这却已是当时中国关于激光陀螺的所有资料 。
想要仅靠钱老提供的这两张纸条就十分顺畅地做出激光陀螺仪,就如蜀道之难,难如登天,因此这两张纸条也被称为“钱学森密码” 。
“钱学森密码”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简单的是已经有了原理,复杂的是对理论的完善和制造工艺流程的严重缺失,早期参与激光陀螺仪研究的几十个国家级研究机构,因为自身积累的贫乏和美国的技术封锁,最后都不得不放弃了对“钱学森密码”的破解 。
直到1975年,有一个人接触到了激光陀螺仪研究项目,才使得破解“钱学森密码”有了转机,这个人,就是高伯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