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巴菲特自己称为“金融灾难”的一笔投资,“好骑师”也难驾驭“坏生意”…… 金融类世界吉尼斯记录( 二 )


直到1993年 , 巴菲特和弗兰克再次找到他们 , 双方经过了四个小时的会议 , 最终达成一致 , 用伯克希尔的股票来换取德克斯特 。
1993 年 , 79 岁的哈罗德·阿尔方德将德克斯特卖给了沃伦·巴菲特 , 换取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 。
事后来看 , 他们选择要伯克希尔股票的这一想法 , 相当聪明 , 而这笔交易也让巴菲特和他们结缘 , 很多年后 , 在彼得办公室的墙上 , 都还一直挂着巴菲特的题字照片 。
德克斯特的管理层
实际上 , 巴菲特在买入布朗鞋业时就已经知道 , 鞋子这个行业竞争相当激烈 , 美国本土制鞋业难以与国外进口的低价产品竞争 。
他说:“在全美一年 10 亿双的采购量中 , 大约有 85%是从国外进口 , 而产业中大部分的制造工厂表现都乏善可陈 。”
“由于款式与型号繁多导致库存压力相当重 , 同时收入还都是大笔的应收账款 。”
但巴菲特看中了布朗鞋业的管理层和它的创始人 。
针对布朗鞋业 , 他说:“在这样的环境底下 , 只有像弗兰克这样优秀的经理人再加上赫弗南先生所建立这样的事业才有可能生存 。”
在买入布朗鞋业后 , 巴菲特把弗兰克叫来管理公司 。
同样的 , 买入德克斯特 , 同样是巴菲特对于哈罗德·阿尔方德的押注 。他认为布朗鞋业与德克斯特都有能力对抗外来入侵者 。
而在巅峰时期的那几年 , 德克斯特确实表现出色 , 创始人哈罗德也是一个传奇人物 。
1914 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 , 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 , 他刚好成年 。哈罗德没有上过大学 , 高中毕业的他 , 就跟随父亲在缅因州从事制鞋业务 。
最开始 , 他在制鞋工厂做工 , 时薪25美分 。1956年 , 他用一万美元创立了德克斯特 。两年后 , 他的侄子彼得·伦德(Peter Lunder)加入 。
从此两人建立起了年产 750 万双鞋子的企业 。他们的大部分鞋子都在缅因州生产 , 其余的则在波多黎各 。
1971 年 , 德克斯特在缅因州斯科希甘的工厂率先开设工厂直销店 , 该公司成为全国首批零售自己产品的制造商之一 。
最终 , 德克斯特将这种模式扩展到全国 80 多家直销店 。在鼎盛时期 , 他们雇佣了 4,000 多名员工 , 年销售额超过 2.5 亿美元 。
巴菲尔评价德克斯特 , 说它拥有悠久的盈利历史、经久不衰的特许经营权和卓越的管理 。
哈罗德和彼得当时也表示 , 合并对两家公司都有好处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熟悉制鞋业 , 并认同我们专注于长期目标的管理理念 , ”他们说 。
在买入德克斯特后 , 一如巴菲特以往的操作 , 没有更换管理层 。
在那年的股东信中 , 巴菲特对德克斯特给予了极高的赞赏——“这次我可以向大家保证德克斯特并不需要改造 , 德克斯特是查理跟我在职业生涯中 , 所见过最好的公司之一 。”
他还补充道 , 用伯克希尔股票来支付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
从“最好的公司”到“最糟糕的交易”
巴菲特对于德克斯特给予了很高的期望 , 但这笔投资的后续并不美好 。
此后几年 , 果然按照巴菲特一开始的判断 , 美国制鞋业受到海外进口低价产品的竞争 , 难以为继 , 业绩也连连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