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是“苏锅”发源地之一,“王源吉”曾锅气十足而今重出江湖 无锡高温历史之最( 三 )


成名后的王源吉先后在靖江、南通、堰桥、羊腰湾、常州、武汉等地发展过,直到1994年并入无锡压缩机厂,“不再”生产铁锅 。后由惠山区长安冶金厂把王源吉生产铸铁锅的设备及“双吉”商标买了回来,部分有制锅经验的老工人也随着“王源吉”来到了长安冶金厂,这个老牌子才得以继续生存下来 。2007年,原来在长安张村的王源吉搬迁到靖江马桥镇候河村,在这里度过了五年,2012年,它又到江西鹰潭安家落户 。对此,王青青解释道,因为目前这一行当是半手工生产技艺,一个工人需要花三年工夫才能“上手”生产,由此可见熟练工人特别重要,而江西人中相关熟练工人很多,鉴于此,搬到江西也就不难理解了 。
王源吉领衔“苏锅”派系
王青青介绍,不止章丘铁锅是好锅,无锡冶金业也很发达,所制造的铁锅曾深受欢迎,是百姓心中响当当的牌子 。在中国传统的烹饪工具中,铁锅是重要的一员,而传统铁锅的生产有天津-上海、广东和江苏三派,其中江苏一派铸造的铁锅被称为“苏锅”,“脐小平正、口圆边齐、色泽白亮、厚薄均匀、不炸不裂、轻薄省柴、内外光滑、不偏不侧”是苏锅的特点 。它浇铸时铁水高达1200℃—1350℃,这个温度要比一般品牌高 200℃-300℃,所以杂质较少 。王源吉冶坊开办得很早,江苏的冶坊工人多数是由王源吉的工人中父子、师徒相传,进而分散到江苏各地的冶坊中,清末时,上海新源来、南通资生等近十家冶坊创办时,铸锅工匠大多来自王源吉,从而形成品质独特的苏帮铁锅,简称“苏锅” 。
王源吉铁锅的制造需要63道工序,王青青表示,每一道工序都是古法工艺和现代技艺的结合,用稻壳闷成白灰和烧成的黑灰,拌上有粘性的生泥打成的泥浆搅拌在一起做成模具 。模具进车间上脱模剂,这个脱模剂是王源吉铁锅最关键的也是最具特色的 。“松烟的制造也是苏锅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技术之一”,王青青指着馆内一瓶黑色类似碳墨的东西介绍,王源吉在武夷山有个制造松烟的基地,就连在模具上刷松烟的刷子都是由特制的海草制成的,脱模剂是采挖深山里百年以上自然死亡的松树,放在山洞里烧,山洞壁上的一层灰拿下来就是松烟,这种材质纯天然无毒无害,从清朝延续至今,为的就是保证铁锅的品质 。1350℃左右的铁水放入模具浇铸成锅,如此高温使铁锅材质中没有杂质,做出的锅子光亮,经久耐用 。“当年长安冶金厂的厂长王汉伦如今已75岁了,师父李锡兴也70多岁了”,王青青表示,自己也已人到中年,和到今年已180年的王源吉都不再年轻 。据了解,从口径22厘米的家用锅,到口径2.13米的巨型锅……没搬离家乡时的王源吉市场销售不错,产品不但占据了无锡地区五成以上的铸铁锅市场,还辐射到周边省份,并且接到过日本、美国的订单 。
2007年锡北运河沿岸进行环境整治,厂需要搬迁 。王汉伦清楚环保的重要,王源吉虽然几年前就通过了环保评估,但毕竟是铸造企业 。铸造行业属于苦、脏、累的行业,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愿干这一行,结果王源吉铁锅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一些精妙铸造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 。“这几年一直为国外一些大品牌做代加工,不过还是感觉‘回家’好”,王青青认为,德国的双立人、菲仕乐这些大品牌都是立足于“做精做强”产品而闻名于世,现在无锡提倡工匠精神,王源吉回来就是做实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承载着文化 。
一口锅的需求:不少市民在锅具上肯下血本
“我们家花1万多元买了德国某品牌的锅具三件套”,在锡城某机关单位上班的陈先生说,他们家对美食比较讲究,朋友使用过德国某品牌的锅,觉得不错,推荐他们去买 。国外的品牌锅以钢锅为主,其中一口锅是中空锅,即便盖上锅盖炒青菜,菜也不会发黄,依旧色泽碧绿 。其中有一口锅号称不粘,第一年小心使用感觉还不错,但第二年使用后,粘底的现象就比较明显了 。他表示,其实所谓的国外大牌也没有想象得那么好 。有时候,他反而怀念老家安徽蚌埠的铁锅 。在他印象中,一到冬天,老家就有人挑着担子前来铸锅,在村头吆喝,自家有铁块,或是问锅匠购买均可 。炉子、风箱、模子,半天时间,锅匠能一口气铸上几十口锅 。家家户户把锅拿回家后,用青砖把锅面磨得溜光,再用油养一下,春节就有新锅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