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 , 关于“斯人”还是“是人” , 网友们已经吵翻了天 。话题#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10月27日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 , 当天阅读量直逼四亿 。
此次争论源自日前一位网友发布的文章《出大事了 , 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 。文章中这位网友称记忆中初中时期背诵的课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变成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这一说法得到了海量网友的认可 。到底是网友记忆出现了偏差 , 还是教材真的变了?
采访人员多方调查后发现 , 至少在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和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中 , 都曾出现过“斯人”的版本 。
至于为何那么多网友都认为是“斯人” , 采访人员采访了多位专家 , 他们表示 , 这可能要从语义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等方面来找原因 。“大众只要关心大任之所受的磨砺就好 , 这是文化真正的意义 。”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对采访人员这样说道 。
从小到大都学错了?
三本教材中都有“斯人”
其实 , “斯”和“是”这两个字 , 都表示“这”的意思 , 两个字的用法和意思本来就非常接近 , 因此也容易发生混用 。采访人员在检索资料后发现 , 真有网友晒出了一些“斯人”版本的教材 。一位北京的网友翻阅了自家孩子2019年上初中时的语文课本 , 发现里面赫然写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语文课本 。图片源自网络
这篇文章被收录在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的《古文三则》 。这位网友告诉采访人员:“这是我家孩子上中学的时候用的书 , 2019年在用 。”采访人员随即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搜索此书的ISBN(书号) , 确实找到了这本教材 。搜索结果显示 , 此书出版于2019年1月 。
中国国家版本馆搜索截图 。
还有网友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中找到了“斯人也”的字样 。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 。图片源自网络
此外 ,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85页的引用中也出现了“斯人也”版本 。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 。图片源自网络
换句话说 , 起码在一些网友的记忆中 , 他们学到的的确是“斯人也” 。
哪个版本权威?
【“斯人”版的教材,还真找到了 冀教版中国之最】人教社称其教材一直为“是人”
而在更多网友的记忆中 , 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古文出现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一篇题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课文中 , 选自《孟子·告子下》 。这个话题出现后 , 网友们纷纷翻箱倒柜找出各版语文教材并在网上晒出截图 。截图显示 , 人教社1961年、1982年、1991年和2001年四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确实均写着“是人” 。
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图片源自网络
人教社1982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图片源自网络
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图片源自网络
人教社200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 。图片源自网络
对于此次争论 ,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编辑部在10月26日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就表示 , 自从1961年该出版社收录这篇课文以来 , 历届教材文章一直都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杭州惠兴中学教龄39年的语文老师程建飞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关于“是人”还是“斯人”的问题 , 老师们在教学中也时常会探讨 。但可以肯定的是 , 近些年学校使用的几版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都是“是人” 。程建飞表示 , 作为面向全国中学生的规范教材 , 里面的文章都经过编辑团队的仔细校对 , 应该都是参照了较为权威的古代文献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语文教师陆晨华家中收藏了不少古文书籍 , 他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相对权威的古书 , 如汉代赵歧注的《孟子注疏解经》以及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十三经》 , 上面记载的都是“是人” 。“其实很多出土的简牍帛书上面 , 也可以看到很多的错别字 。”陆晨华说 。
- “福州达州都是有福之州” 达州有哪些中国之最
- “打开学习大门,探索语文世界——推荐几款优秀语文学习资料” 中国之最语文知识大全
- 留了66年长如公交车印度男子“锯”掉打破世界纪录的指甲 吊最长吉尼斯记录
- 70后大叔直播跳钢管舞,旋转跳跃10小时,十几万人围观 人体旋转吉尼斯记录
- 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荣耀V204800万AI超清摄影挑战“上善门” 摄影类吉尼斯记录
- 劳动者的自我书写,为什么会“出圈”? 写字速度吉尼斯记录
- “篮球皇帝”张伯伦这5大纪录,后辈别说超越连挑战勇气都没有 张伯伦个人历史之最
- 十 计算机师的英文,英语专四作文满分范文:“师”从电脑还是师从真人
- 刘畊宏的健身操,和14亿中国人的操课市场 中国之最健身操
- 中国结构最复杂的超高层建筑,苏州的东方之门,俗称“大秋裤” 苏州东方之门中国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