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5/6次列车


Z5/6次列车

文章插图
Z5/6次列车【Z5/6次列车】Z5/6次列车,南宁至越南同登使用T8701/8702次,在越南境内称为MR1/2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至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河内的一趟国际联运直达特快列车,自1955年8月2日起开行,现由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客运段负责客运任务,是中国与越南之间开行的首趟国际联运列车 。列车使用中国铁路25T型客车,沿京广铁路、衡柳铁路、柳南城际铁路、湘桂铁路及河同铁路运行,在中国境内跨越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六省市,在越南境内跨越谅山省、北江省、北宁省和河内四省市,全程2891公里 。其中北京西至河内每星期四、星期日在北京西站发车,每星期五、星期一经由南宁站换乘,于星期六、星期二抵达嘉林站,运行38小时21分,使用车次为Z5次、T8701次(中国境内)、MR2次(越南境内);河内至北京西每星期六、星期二在嘉林站发车,每星期日、星期三经由南宁站换乘,每星期一、星期四抵达北京西站,运行35小时28分,使用车次为MR1次(越南境内)、T8702次、Z6次(中国境内) 。列车多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路红旗列车”、“全国卫生列车”、“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路首批“文明服务示範列车”、 广西首届“十佳文明视窗”等600多项荣誉称号 。
基本介绍中文名:Z5/6次旅客列车
外文名:Z5/6 passenger train
开行日期:1955年8月2日
承运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承运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所属铁路局: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
担当客运段:南宁客运段
列车等级:国际列车、直达特快列车
曾用车次1:19/20、5/6、215/216、K5/6
曾用车次2:T5/6、T875/876、T8705/8706、M1/2
目前车次:Z5/6、T8701/8702、MR1/2
运行区间:北京西—南宁—河内(嘉林)
主要站点1:石家庄、郑州、武昌、长沙
主要站点2:柳州、崇左、同登、北江
使用车体:25T型客车
列车冠名:刘三姐号 
历史
Z5/6次列车

文章插图
T5/6次列车时期的北京西-同登直通车厢,水牌下方的MC代表国际联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湘桂铁路南端凭祥至睦南关(今友谊关)的线路在1954年建成,中越铁路间实现接轨 。1955年3月9日,中越铁路联运会议在北京举行,双方代表签署了《中越铁路联运协定》和《中越国境铁路协定》 。8月1日,中越铁路联运开办 。8月2日,北京-河内19/20次国际联运客车开行 。由于当时凭祥-河内铁路为米轨,客车不能直通运行,旅客需在凭祥站换乘 。1958年5月21日起,列车车次变更为9/10次;1959年6月再改为5/6次,当时每周一、四加挂5节国际联运车厢直达凭祥,与越南办理国际联运,每周二、三、五、六、日列车终到南宁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由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当时民众武斗比较严重的地方,中越铁路国际联运也受到一定影响,多次发生列车中断运行、援越物资被抢的事件 。1967年6月12日,由凭祥开往北京的6次特快列车,因柳州两派民众组织发生武装冲突,阻塞在柳州站,列车被迫停止运行,后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直接干预,列车才于6月15日从柳州站开出 。1972年至1977年,由于越南留学生出入境人数骤增,5/6次国际列车已不能满足需要,南宁客运段专运组在暑期增开凭祥经由南宁至满洲里的7/8次列车,以接送越南在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留学生 。1970年代后期,苏联拉拢越南、越南出兵占领高棉,导致地区形势紧张,也使中越关係降到低谷 。越南方面并在1976年以后多次做出了阻碍中越铁路国际联运的举动 。鑒于中越关係恶化,中国铁道部外事局于1978年12月22日电告国际铁路合作组织委员会和各参加国的铁路组织,宣布自即日起至另有通知时止,凡去往越南和来自越南的国际铁路联运旅客、行李、包裹和货物暂停传送,中越铁路联运中断 。同日北京-河内联运客车停运,5/6次列车改由南宁站始发终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