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可解燃眉之“急”,这种公厕也成了城市新风景 重庆吉尼斯记录厕所

江北嘴财信广场的模块化智能移动公厕
建设“小公厕” , 服务“大民生”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 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
公厕 , 是城市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公厕建设管理 , 也是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着力点 。
重庆连续3年将城市公厕建设纳入市级民生实事重点项目 。
采访人员从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所属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获悉 , 5年来 , 全市累计新建、改造公厕4900座 , 开放社会厕所2780座 。目前 , 全市公厕总量已达1.4万余座 , 中心城区公厕总量达到4644座 。
这些公厕不仅解决了市民“方便”的燃眉之“急” , 也成了城市的新风景 。
把“急”事办得更快
公厕最快“一天建好”
重庆是座山城 , 正因如此 , 重庆公厕曾存在着分布不均、总体数量不足等问题 。“如厕难”成为了城市公共服务的短板 , 不少市民也遇到了“方便”不方便的尴尬 。
如何解决市民“方便”的燃眉之“急” , 并把这件“急”事办得又快又好?
“我们按照间距合理和‘急需先建’原则 , 开展新建公厕工作 。”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 新建公厕主要在人流量大的公交站点、公园广场等区域优先布点 。
同时 , 重庆出台《城市公厕“提质增量”(2020年—2022年)实施方案》 , 提出到2022年 , 全市新建347座城市公厕 。如今 , 这个目标已超额完成 。很多市民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新建公厕带来的方便 。
“以前来江北嘴如果想上厕所 , 只能去写字楼或者商场 , 一点都不方便 。”市民吴先生说 , 今年4月 , 江北嘴财信广场突然“冒”出来一座新公厕 , 既好看又方便 。
这座突然“冒”出来的公厕 , 其实是江北区首座智能模块化公厕 。之所以让吴先生感到“突然” , 是因为这座公厕在现场的建设周期只有一天 。
据了解 , 常规的公厕现场建设周期在3个月左右 。而这座“一天建好”的智能模块化公厕 , 是在工厂进行了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和调试检测 , 生产周期在45天左右 。在模块化公厕生产调试完成后 , 只需要运送到现场吊装落地、接水接电 , 即可投入使用 , 实现了把“急”事办得更快 。
把“急”事办得更好
群众如厕体验显著改善
在加快解决群众燃眉之“急”的同时 , 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也积极做好公厕改建工作 , 大力开展公厕“提质” 。
【不仅可解燃眉之“急”,这种公厕也成了城市新风景 重庆吉尼斯记录厕所】上述“方案”提出 , 到2022年 , 重庆将改建提升474座城市公厕 。
去年 , 重庆首个潮汐公厕——南岸区烟雨路公厕一亮相 , 就收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和点赞 。公厕的应用物联网根据如厕人流量自动优化男女厕位比 。如今 , 这样的潮汐公厕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多 。
同时 , 公厕“提质”还注重了公厕的便民服务功能 , 在有条件的公厕配建第三卫生间 , 实施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 。目前 , 中心城区有无障碍设施和第三卫生间的公厕数量已超1200座 。
另外 , 针对出租车驾驶员“如厕难”问题 , 重庆在驾驶员需求集中的区域路段新增100余个临时如厕停车位;为保障公交车驾驶员如厕 , 重庆还按“一站一措施”的方式 , 在62个公交首末站点修建了公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