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之:为什么《长安三万里》让我感动,因为我看到了那束光啊! 高考历史之最电影推荐图片( 二 )


《妖猫传》中描绘的“盛唐夜宴”场景(图片来源:网络)
如何在“盛唐画卷”的创作上做到形神兼备,我觉得这一次《长安三万里》算是往前迈了一大步 。
论形,动画点映之后,很多平时对历史剧的史实和服化道评价可以用严苛来形容的大V,对这部动画在服饰和风貌的还原上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也让我这个爱好者在看电影全程的时候感到异常的舒爽,翻开这本追光动画官方出品的艺术设定集,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每一个人物的造型服饰设计,每一个场景的绘制都融合了真实历史文物的细节和创作者对于历史和人物的理解和钻研 。我想,如果你在博物馆里看到过同款的唐俑,一定也会在电影院会心一笑 。
对,就是“会心”这个词 。
对于小学生、中学生甚至已经开始背唐诗的小朋友来说,这个“会心”是最容易的,因为全篇一直在“背诗”,48首经典唐诗由课本里代代相传的各位诗人在片中的不同场景中吟诵出来,连“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都找了个机会给你在里面念了一遍,小朋友看这部电影虽然其中的沧桑沉浮也许半懂不懂,但会因为“我也会”而情不自禁兴奋起来 。当然,如果你和孩子3小时的亲子背诗还没有尽兴,也可以看一下这本和电影配套的《长安诗选》,它结合了电影的剧情,把剧情中涉及的古诗再次由专业人士解读和串讲,不仅帮助小朋友一边学诗一边看懂《长安三万里》,同时穿越诗仙的一生,在群星闪耀中漫步盛唐的“文化宇宙” 。
在我们从幼年到少年的漫漫背诗路中,谁在背诗时没脑补过那一个个被写进诗中而流传千古的场景呢?《长安三万里》带给青年人的那种“会心”,让他们在观影中沉浸在惊喜之中的方式,则是利用让一切幻想可以实现的动画技术去补完了这一个个“名场面”,是那种如老友相知,对方说出上句你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意,自然地接出下句的默契 。那些没有在剧中被直接念出来的诗,更让人心底涌现出一种“相逢”的会心一笑和惊喜 。说几个让我回味的片段吧:
电影中,青年高适在边塞血战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和仅存的同袍在凄凉的雪夜回到大营,却看见帐中的军官正在觥筹交错地歌舞升平,愤而离去的他在简陋的驿站中,用碳在墙上写下了:“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虽然电影中只表现了这三句,但场景外的我们心中默念的一定是这首诗最著名的句子:“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
电影中,踌躇满志的李白看见了崔颢的《黄鹤楼》时陷入了自我怀疑的小小郁闷: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虽然电影后面又描绘了李白在黄鹤楼题诗“一雪前耻”的名场面,但熟悉唐诗的人一定会在这里会心一笑,因为李白后来写了一首和这首千古名篇在题材、格律、韵脚、意境甚至艺术造诣上不相上下的“仿写诗”,似乎不愿意放弃这个同台PK的机会,那就是《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电影中,当中年高适又一次和李白偶遇时,他看到李白在船上挥手和什么人告别,岸上一群人在用脚踏地,跳着古朴的歌舞,周围的人议论“县令汪伦昨天招待了李翰林……”好了,不用我多说,大家可以开始背诗了……不得不说汪伦可以说是史上顶级幸运的一个人,仅仅是一次旅行接待就可以让自己这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名垂青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