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雷达


机载雷达

文章插图
机载雷达【机载雷达】装在飞机上的各种雷达的总称 。主要用于控制和制导武器,实施空中警戒、侦察,保障準确航行和飞行安全 。机载雷达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与其他军用雷达相同,其特点是:一般都有天线平台稳定系统或数据稳定装置;通常採用3厘米以下的波段;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良好的防震性能 。
基本介绍中文名:机载雷达
外文名:airborne radar
作用:用于控制和制导武器
套用:侦察,保障準确航行和飞行安全
特点:体积小,重量轻
简介为空空飞弹、火箭和航炮等提供目标数据的截击雷达;为瞄準轰炸地(水)面目标、制导空地飞弹和为领航提供目标信息的轰炸雷达;提供地(水)面目标的位置和地形资料的空中侦察与地形测绘雷达;观测气象状况、空中目标和地形地物,保证準确和安全以及安全飞行的航行雷达等等 。
机载雷达

文章插图
机载雷达历史沿革雷达的出现,是由于二战期间当时英国和德国交战时,英国急需一种能探测空中金属物体的雷达(技术)能在反空袭战中帮助搜寻德国飞机 。二战期间,雷达就已经出现了地对空、空对地(搜寻)轰炸、空对空(截击)火控、敌我识别功能的雷达技术 。二战以后,雷达发展了单脉冲角度跟蹤、脉冲都卜勒信号处理、合成孔径和脉冲压缩的高解析度、结合敌我识别的组合系统、结合计算机的自动火控系统、地形迴避和地形跟随、无源或有源的相位阵列、频率捷变、多目标探测与跟蹤等新的雷达体制 。后来随着微电子等各个领域科学进步,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研究内容都在不断地拓展 。目前,雷达的探测手段已经由从前的只有雷达一种探测器发展到了雷达、红外光、紫外光、雷射以及其他光学探测手段融合协作 。当代雷达的同时多功能的能力使得战场指挥员在各种不同的搜寻/跟蹤模式下对目标进行扫描,并对干扰误差进行自动修正,而且大多数的控制功能是在系统内部完成的 。自动目标识别则可使武器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空中预警机和JSTARS这样的具有战场敌我识别能力的综合雷达系统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未来战场上的信息指挥中心第一部机载雷达是由英国科学家爱德华·鲍恩领导的研究小组于1937年研製成功的 。鲍恩等人从1935年开始研製机载雷达 。在1937年年中研製出一部小型雷达,并把它安装在一架双发动机的 “安桑”式飞机上这架 “安桑”式飞机便成为最早载有雷达的飞机 。7月至9日,机载雷达进行了多次试验,证明它可探测到16公里以外的水面舰艇 。
机载雷达

文章插图
机载雷达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面对纳粹潜艇战和对巩固空袭的威胁临近,鲍恩博士主持研製的ASVMK1型机载对海搜寻雷达和A1型机载夜间载击雷达正式装备英国,成为世界上首批实用机载雷达 。后来又对这两种雷达进行了多次改进,在打击德国潜艇和夜间轰炸机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现代先进作战飞机上,雷达系统的的造价往往占飞机总造价的1/4─1/3,还出现了综合多种雷达作用的多功能机载雷达 。先进机载雷达不仅能发现100多公里以外的敌机,还能对其中最具威胁性的对多个目标同时实施攻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出于军事需要,加紧机载雷达的研製 。1938~1939年,英国研製出第一批ASV型机载对海搜寻雷达,主要用于搜寻浮出水面的潜艇 。同时,还研製了AI型机载截击雷达 。当时机载雷达採用米波波段 。1940年初,英国研製成功多腔磁控管,频率为3000兆赫,为微波机载雷达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随后,英国和美国研製出H2S型(10厘米)、H2X型(3厘米)微波轰炸雷达,并于1942~1943年先后将其投入使用 。这些雷达在完成轰炸、反潜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广泛套用和雷达理论的深入研究,採用了单脉冲跟蹤、合成孔径、脉冲压缩和频率捷变等技术,使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作用距离、分辨力和测量精度有了明显提高,套用範围也随之扩大,除控制航炮和投弹瞄準外,还用于制导空空、空地飞弹 。这一时期,还相继製成航行、地形跟随、地形迴避等雷达 。70年代以来,由于微电子技术、大规模积体电路的发展,数字电子计算机、微处理机在机载雷达中的套用,提高了雷达的信息处理和自适应能力,出现了多功能、多目标雷达 。机载脉冲都卜勒雷达的装备使用,提高了雷达抑制地(水)面杂波的能力,使作战飞机具有下视下射功能,扩大了作战空域 。较完善的机内自检系统和故障隔离装置,使雷达的可靠性、维修性明显提高 。较已开发国家使用了多种型号的多功能脉冲都卜勒雷达,如美国研製的AN/AWG-9、AN/APG-66,英国的“猎狐者”,瑞典的PS-46/A等雷达 。我国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与国外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经历了由仿製到自行研製的发展过程 。20世纪50年代仿製苏制的测距机,60年代开始自行研製单脉冲火控雷达,70年代自行研製的机载雷达投入使用,并开始了PD火控雷达和相控阵火控雷达的研究工作,进行理论準备 。80年代PD火控雷达完成体制样机研製,突破PD体制,相控阵进行课题研究 。90年代开展多个型号的PD火控雷达研製,目前技术已经成熟,并广泛套用于各种战斗机上 。相控阵课题也取得较大进展 。主要分类按用途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