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分析


地理空间分析

文章插图
地理空间分析【地理空间分析】《地理空间分析——原理、技术与软体工具(第二版)》一书,在讲授基本理论方法与套用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大量的软体工具,并提供了丰富的套用实例 。该书既可以作为“地图製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研究生或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地理空间分析、空间分析与地学建模、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相关学科专业学生、教师和从事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工作科技人员的工具型参考书 。
基本介绍书名:地理空间分析
作者:MichaelJ.deSmith 
ISBN:9787121081347 
定价:59.80 元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版权资讯书 名: 地理空间分析作 者:(英国)(MichaelJ.deSmith)德史密斯 (英国)PaulA.Longley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ISBN: 9787121081347开本: 16定价: 59.80 元内容简介《地理空间分析——原理、技术与软体工具(第二版)》 共分8章 。第1章介绍《地理空间分析——原理、技术与软体工具(第二版)》的写作背景和动机,以及全书中使用的基本概念、术语、公式、符号等知识 。第2章是关于地理空间分析的概念框架,包括地理空间分析的基本单元、空间关係和空间统计 。第3章对地理空间分析的历史和方法背景进行了总结 。第4章是关于地理空间分析的基本单元,包括空间数据模型、几何和关係操作、查询和计算、距离操作、方向操作、格网操作和地图代数 。第5章介绍数据探测和空间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常用工具 。第6章是关于表面分析和场分析的介绍,包括表面建模、表面几何、流域分析、内插方法等 。第7章讲授网路和位置分析的相关问题 。第8章则对地理计算的方法和建模进行介绍 。编辑推荐《地理空间分析——原理、技术与软体工具(第二版)》是关于地理空间分析的权威教材与专业参考书 。全书系统讲授了地理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套用技术和软体工具.共分8章 。第1章介绍了《地理空间分析——原理、技术与软体工具(第二版)》的写作背景和动机,以及全书中使用的基本概念、术语、公式、符号等知识 。第2章是关于地理空间分析的概念框架 。包括地理空间分析的基本单元、空间关係和空间统计 。第3章对地理空间分析的历史和方法背景进行了总结 。第4章是关于地理空间分析的基本单元 。包括空间数据模型,几何和关係操作、查询和计算、距离操作、方向操作、格网操作和地图代数 。第5章介绍了数据探测和空间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常用工具 。第6章是关于表面分析和场分析的介绍,包括表面建模、表面几何、流域分析.内插方法等 。第7章讲授了网路和位置分析的相关问题 。第8章则对地理计算的方法和建模进行了介绍 。全书在讲授基本理论方法与套用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大量的软体工具,并提供了丰富的套用实例 。《地理空间分析——原理、技术与软体工具(第二版)》既可以作为地图製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研究生或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地理空间分析、空间分析与地学建模、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等课程的教材 。也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相关学科专业学生、教师和从事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工作科技人员的工具型参考书 。目录第1章绪论和术语1.1动机和媒介1.1.1本书综述1.1.2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和软体工具1.1.3目标读者和範围1.2软体工具和配套材料1.2.1GIS和相关软体工具1.2.2建议阅读材料1.3全书结构1.4术语和缩写1.4.1定义1.5常用单位和符号1.5.1符号1.5.2统计度量和相关公式第2章空间分析的概念框架2.1地理空间视角2.2基本单元2.2.1地点2.2.2属性2.2.3对象2.2.4地图2.2.5地点的多种属性2.2.6场2.2.7网路2.2.8密度估计2.2.9细节、解析度和尺度2.2.10拓扑2.3空间关係2.3.1共同位置分析2.3.2距离和方向2.3.3多维尺度变换2.3.4空间背景2.3.5邻域2.3.6空间异质性2.3.7空间依赖性2.3.8空间採样2.3.9空间内插2.3.10平滑和锐化2.3.11一阶和二阶过程2.4空间统计学2.4.1空间机率2.4.2机率密度2.4.3不确定性2.4.4统计推断2.5空间数据基础设施2.5.1Geoportals2.5.2元数据2.5.3互操作2.6小结第3章历史和方法论背景3.1历史背景3.2方法背景3.2.1作为过程的空间分析3.2.2分析方法3.2.3空间分析与PPDAC模型3.2.4PPDAC不断变化的背景第4章空间分析的基本模组4.1空间数据模型和方法4.2几何及相关操作4.2.1矢量数据集的长度和面积4.2.2栅格数据集的长度和面积4.2.3表面积4.2.4曲线光滑与点的剔除4.2.5质心和中心4.2.6点(对象)在多边形内4.2.7多边形分解4.2.8形状4.2.9叠置和组合操作4.2.10区域插值4.2.11分区及重新分区4.2.12分类和聚类4.2.13边界和区域隶属度4.2.14镶嵌和三角剖分4.3查询和计算4.3.1空间选择和空间查询4.3.2简单计算4.3.3比值、指数、归一化和标準化4.3.4密度、核和占有率 4.4距离操作4.4.1度量4.4.2成本距离4.4.3网路距离4.4.4缓冲区分析4.4.5距离衰减模型4.5方向操作4.5.1方向分析概述4.5.2线数据集的方向分析4.5.3点数据集方向分析4.5.4表面方向分析4.6格网操作和地图代数4.6.1单格网和多格网操作4.6.2线性空间滤波4.6.3非线性空间滤波4.6.4腐蚀和膨胀第5章数据探测与空间统计学5.1统计方法与空间数据5.1.1描述性统计5.1.2空间採样5.2探测性空间数据分析5.2.1EDA、ESDA和ESTDA5.2.2异常值探测5.2.3交叉表和条件分区分布图5.2.4ESDA和地图化点数据5.2.5数据的趋势分析5.2.6聚集搜寻5.3基于格网的统计5.3.1基于格网的统计概述5.3.2交叉表化格网数据5.3.3栅格数据集的样方分析5.3.4景观测度5.4点数据集和距离统计5.4.1基本距离派生统计量5.4.2最近邻方法5.4.3热点和聚集分析5.5空间自相关5.5.1自相关、时间序列和空间分析5.5.2全局空间自相关5.5.3局部空间关联指标5.5.4自相关指数的显着性检验5.6回归方法5.6.1回归概述5.6.2简单回归和趋势面建模5.6.3地理加权回归5.6.4空间自回归和贝叶斯建模5.6.5空间滤波模型第6章表面和场分析6.1表面建模6.1.1测试数据集6.1.2表面和场6.1.3栅格模型6.1.4矢量模型6.1.5数学模型6.1.6统计模型和分形模型6.2表面几何6.2.1梯度、坡度和坡向6.2.2剖面与曲率6.2.3方嚮导数6.2.4表面上的路径6.2.5表面平滑6.2.6坑的填充6.2.7体积分析6.3可视性分析6.3.1视域和RF传播6.3.2视线6.3.3Isovist分析6.4分水岭和排水系统6.4.1分水岭和排水概述6.4.2排水建模6.4.3D-infinity模型6.4.4排水系统模型案例分析第7章网路和位置分析第8章地理计算方法和建模附录网路连结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