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佩衡( 二 )


胡佩衡

文章插图
胡佩衡作品《松山远帆》1957年北京画院成立 , 即被选为院务委员 , 任画师 。同年出版《我怎样画山水画》 一书 , 总吉他50余年创作山水画的经验体会 。该书内容翔实 , 技法讲解深入浅出 , 通俗易懂 , 极受读者欢迎 。1958年又出版《王石谷》 。1959 年与其子胡橐合着《齐白石画法与欣赏》 , 同年12月出版《山水画技法研究》 。1960年合作选订出版《芥子园画传》 。1962年3月16日卒于北京 。1962年出版《胡佩衡桂 林写生画选》 , 同年4月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北京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了胡佩衡遗作展览会 。早期作品所见胡佩衡早期临古之作 , 是1921年(辛酉)临石涛《溪山无尽图卷》、1923年(癸亥)临石涛《山水册》等 。前者墨色淋漓 , 后者笔力雄壮 。胡氏在《临石涛山水册》中题:“清湘老人笔墨超凡 , 意境玄妙 , 洵非食人间烟火者所能梦见 。此册大半写黄砚旅游处 , 一丘一壑均可惊人 , 愚酷爱之 , 漫临一册 , 以存梗概 , 惟限于学力 , 自不免取貌遗神也 。”在20年代初 , 齐白石、陈师曾、陈半丁、萧谦中等均推崇石涛 , 胡佩衡不免受他们影响 。但能够兼容中西绘画的胡佩衡 , 从不拘于一家一派 。从20年代中到30年代陆续出版的《胡佩衡画存》第一至五集 , 大多是临仿各家各派的作品 , 其中包括黄公望、王蒙、吴镇、沈周、王铎、程邃、程正揆、石溪、梅清、吴历、罗牧等 , 可以看出他以南宗为主 , 但也涉猎北派 , 如临《临金李山风雪杉松图》(1923年)、《抚宋人雪溪归棹图》(20年代前期)均为典型的李郭派作品 。他自己也说:“余爱临北宗画 , 画存前三集第一幅皆北宗也 。且余所写南宗画 , 多有北宗意焉 。”在《临古刍言》一文中 , 他把古人作品依风格画法分为幽淡(如倪云林一派)、平正(如黄公望一派)、庄整(如董源、巨然、文徵明、沈周)、邃密(如王蒙、石溪、吴历)、豪放(如八大、石涛)、潇洒(如唐寅、恽南田)、奇古(如金冬心)、峭健(如马远、夏珪)、工致(如刘松年、赵孟頫)、烟雨(如米芾、高房山) 。对于每一种风格如何临写 , 他都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解释 , 可以见出其对临摹的深刻理解 。1926年 , 齐白石题《冷庵先生画卷》诗云:“层次分明点画工 , 启人心事见毫锋 。他年画苑三千辈 , 个个毋忘念此翁 。”对他的作品加以称讚 。
胡佩衡

文章插图
胡佩衡山水书画合璧
胡佩衡

文章插图
胡佩衡山水书画合璧主要成就胡佩衡的成就 , 远不止于山水画创作 。他博识多能 , 精鉴赏 , 擅诗文 , 多着述 , 在美术教育和编辑出版领域也卓有贡献 。其着作有《山水入门》、《王石谷画法抉微》、《中国山水画布置法》、《中国山水画点苔法》、《绘画随笔》、《胡佩衡画箑丛谈》、《临古刍言》、《冷庵画诣》、《我怎样画山水画》、《山水画技法研究》、《齐白石画法与欣赏》、《王石谷》等 。这些着作以学画青年为主要对象 , 融画谱、美术史知识、传统画论、画家研究和作品鉴赏为一 , 文图结合 , 深入浅出 , 可读可临 , 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普及读物 ,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徵 , 出版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些普及性着作也不乏精闢的见解 。如作于20年代中期的《王石谷画法抉微》 , 有感于对王石谷“昔之人恭敬之如彼 , 今之人又拒绝之如此”的状况 , 做客观公允、正本清源的批评 。文章从王石谷的艺术历程、临古、论画、各家评说、画派变迁、作品之“佳点”与“劣点”等各个角度 , 作了全面的剖析 , 即使今天读来 , 仍然很精彩 。他和其子胡槖合写的《齐白石画法与欣赏》 , 是第一部记述齐白石画法的作品 , 有很高的艺术史价值 。绘画风格约1927年前后 , 胡佩衡的画风渐趋成熟 , 在继续钻研传统的同时 , 独立创作增多 , 艺术个性也呈现出来 。此后的作品大抵有两种面貌 , 一种结构繁複 , 勾皴细密 , 大体是从王蒙、石溪、吴历一路画风综合变化而来;一种多湿笔 , 结构有繁有简 , 多用泼墨 , 笔线粗壮 , 以泼辣奔放为宗 , 可以看到沈周特别是石涛的影响 。秦仲文在谈到1962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胡佩衡遗作展览会”时 , 用两句话概括胡佩衡前期作品:一是“精细可爱” , 二曰“不断致力于继承古人和吸收先进笔精墨妙的技法”;前一句是讲画法风格 , 后一句是指出它们与传统的密切关联 。不过 , 秦氏所言前期“精细”作品 , 是就画展而言的 , 笔者所见二百余件前期作品 , “精细”之作不很多 , 即使这些精细之作 , 也带有纵放和随意的特质 , 可以说 , 能粗能细 , 而无论粗细 , 都流溢着纵逸奔放的气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