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科


菖蒲科

文章插图
菖蒲科【菖蒲科】菖蒲(学名:Acorus calamus),别名臭蒲(唐本草注)、水菖蒲、泥菖蒲、大叶菖蒲、白菖蒲(各地) 。多年水生草本植物 。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 。为中国植物图谱资料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根茎毒性较大 。
基本介绍中文名:菖蒲科
拼音:chāng pú kē
学名:Acoraceae Martinov (1820)
界:植物界
亚界: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轮藻总门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亚纲:百合亚纲
超目:菖蒲超目
目:菖蒲目
科:菖蒲科
形态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细长、具气味(根茎有特化的精油细胞) 。花序单一顶生,着生于叶状的花莛(scape,或作花葶)腋侧,花莛被认为是花梗或及佛焰苞,具二束分离的维管束 。后来再生的枝条由花序轴顶继续生长 。佛焰苞叶状,较佛焰花序为长,看似叶状花梗的水平延伸,宿存 。佛焰花序与佛焰苞成某个角度生长,细长状,花由底部向末端绽开 。两性花,紧密排列,无苞片;花被片6枚离生,呈2轮(各3枚);花丝长线形,扁平;花葯近轴侧纵向开裂 。雌花器略长于花被片,具2或3室,每个子房室中有胚珠数枚 。倒生胚珠着生于顶生胚胎座上 (orthotropous (atropous), pendent on apical placenta);柱头小 。浆果具数个种子 。主要价值根茎被拿来治疗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腹泻、腹胀、受寒、普通感冒、及外用于脓肿; 肝障碍及胃肠疾病等 。其他用途有:酒及烟的增味料;提炼香水、杀虫剂;民间在端午节期间以其叶、花和艾叶同烧,可以熏蚊虫 。溃疡、肾病及其他疾病;菖蒲及石菖蒲都被用作装饰泥炭沼园(bog garden) 。育种传播菖蒲属根茎易断裂,易于靠水传播,尤其是不孕的三倍体菖蒲便是靠此法传播 。种子亦通常靠水传播 。
菖蒲科

文章插图
地理分布我国及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为世界分布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