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国家女篮队长 李晓勤


前国家女篮队长 李晓勤

文章插图
李晓勤(前国家女篮队长)李晓勤祖籍河南,1961年出生于广州 。前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队长,参加1984、1988年两届奥运会,获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女篮比赛铜牌 。
【前国家女篮队长 李晓勤】1988年任广州军区体工队教练员;1995年转业至天河区体育局;1998年7月任天河区体育局副局长至今 。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多次荣立二、三等功和国家、省、市级体育先进工作者 。
基本介绍中文名:李晓勤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广东广州
出生日期:1961年
运动项目:女子篮球
所属运动队:前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
主要奖项: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女篮比赛铜牌
重要事件:参加1984、1988年两届奥运会
早年经历1961年出生于广州一个特殊的运动世家:父亲李振转是新中国第一代职业篮球运动员;李晓勤的哥哥是职业手球运动员;丈夫和儿子都是职业篮球运动员 。篮球基因、运动精神就像生命中的胎记,烙印在这个大家庭上,代代传承 。
前国家女篮队长 李晓勤

文章插图
李晓勤和父亲李振转李振转是行伍出身,在市体工队工作,是新中国第一代职业篮球运动员 。不过,因为时代的关係,他却是半路出家,直到20岁,才因为身高超过190cm,被部队选去打篮球 。凭着老一辈身上独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父亲说练就练,一打就是十几年 。李振转夫妇共育有4个孩子,李晓勤的哥哥后来成为职业手球运动员,妹妹也会打球 。很早的时候,李振转便敏锐地意识到了李晓勤所具有的运动天赋:身体条件出众,视野开阔,胆大敢拼,悟性高,“球感”好,具备成为专业运动员的潜质 。在李晓勤的回忆里,当年的长辈们几乎有着一种共同的默契,只要看见谁家孩子有空,就会递上篮球,吼上一声:“一块来打!”于是,整个大院便会响起此起彼伏、不同频率的拍球声 。“当时,我们不光跟着大人打球,还会挑拣他们穿剩下来的运动服呢 。”打了两年“野球”,刚升上国小五年级的李晓勤开始跃跃欲试,总想走出体工队大院,于是跟随同学到业余体校东较场提升球技 。她很清楚地记得,那时为了打一场球,要从沙河坐公车去到鲁迅博物馆,再步行前往东较场,差不多要耗费一个多小时 。在父亲的点拨之下,她慢慢领悟到篮球不同于“玩乐”的打法 。“父亲总是强调,基本功很重要,动作要规範,要踏踏实实;他还说,打球就是要闯过身体和意志的一个个关卡,闯过了才能豁然开朗 。”李晓勤感叹说,“如果没有父亲的指引,也许我这辈子就只能打打野球 。”最让李晓勤难以忘怀的是,念国小之后,曾有一段时间,她跟随先烈东路国小的印尼华侨老师打羽毛球,玩得不亦乐乎 。当父亲问她有没有坚持练习篮球时,她敷衍了事 。后来,父亲从学校老师那里获知真相之后,李晓勤挨了人生唯一一次打 。父亲给她的一耳光和发怒的表情,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 。
前国家女篮队长 李晓勤

文章插图
李晓勤早年赛场上的英姿运动生涯升入体校之后,刚满12岁的李晓勤开始正式打比赛 。就像习武之人,不断寻找对手,希望在比试中精进技艺一样,李晓勤对竞技十分渴望 。当时,广州民间篮球比赛的气氛特别浓,市一宫、市二宫、广东工人文化宫等场地会像电影院一样,每周挂牌预告体校、厂矿、企业之间的公开球赛,市民可进场观摩 。这极大满足了李晓勤心里那股练球的“劲儿” 。“哪天不打比赛就觉得不自在,那时给我最大的影响还是公开比赛的模式,习惯被观众注视,习惯于竞技的紧张感,甚至是喝倒彩的失落感 。比赛的经验多了,慢慢的,整个人就会变得无所畏惧 。”李晓勤说 。1977年加入广州军区女子篮球队;1982年调至解放军女子篮球队;经历了广东省体育场业余体校、伟伦体校、广州军区体工队、八一队,李晓勤和所有职业运动员一样,走过每一个职业选手必经的环节,最终入选国家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