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恶性肿瘤


上颌窦恶性肿瘤

文章插图
上颌窦恶性肿瘤【上颌窦恶性肿瘤】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以鳞状上皮癌为多见 。肿瘤侵害鼻泪管可引起一侧溢泪;破坏牙槽突,可引起牙痛、牙麻木、牙鬆脱;侵犯硬齶,局部可隆起,继则可破溃;向上可侵犯眶底,影响眼球运动与视力,总之四周皆可受侵害产生相应的症状 。治疗以手术切除并配合放射治疗为好 。
基本介绍常见发病部位:上颌窦黏膜上皮或腺上皮
常见症状:破坏牙槽突,可引起牙痛、牙麻木、牙鬆脱
病因及常见疾病上颌窦癌几乎全为原发性,起源于上颌窦黏膜上皮或腺上皮 。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其次为腺癌、乳头状癌等 。肉瘤较少见,起源于黏膜、骨膜、软骨膜、脉管、骨或肌肉组织 。在肉瘤当中,以淋巴肉瘤为最多,其次为纤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等 。上颌窦癌早期,肿瘤限于窦内,多无明显症状,不易被发现,早期确诊较难,故预后较差 。鉴别诊断根据病史、体徵、辅助检查,该病的诊断不难,确诊有赖于活组织检查 。对于单侧进行性鼻塞、涕中带血的患者,均应儘早做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以利于早期诊断 。检查上颌窦恶性肿瘤早期常无任何症状,易被遗误 。如有可疑症状出现,应仔细分析病史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特别是40岁以上,出现一侧进行性鼻阻塞或反覆有带血鼻涕更应重视 。除观察两颊、眶底、齶部变化外,应进行前、后鼻镜检查 。如发现鼻腔外壁内移,鼻内有血涕,或有结节状、菜花样或块状的新生物,表面有溃疡糜烂,触之易出血者,即属可疑 。X线平片、碘油造影和断层照片等,不仅有助于诊断,并对确定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均有补益 。也可取鼻腔分泌物或上颌窦内吸出物,作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活组织检查:如鼻腔内可看到新生物,则在鼻内採取活组织,如鼻腔内未见肿物,则可用特製的上颌窦活组织针,採取组织,进行检查 。必要时可行上颌窦探查术採取组织 。但黑色素瘤不应作活检,以免扩散 。治疗原则根据肿瘤性质、大小、侵犯範围、以及病人情况,决定手术、放射治疗或化学疗法,但以早期採用综合疗法为最佳的选择 。化学疗法常用静脉注射抗癌药物、动脉插管间断或连续滴注给药等方法 。多种抗癌药物综合套用可提高疗效,并可作为年老体弱或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 。化学疗法虽有效,但是单独使用化疗,很难根治肿瘤 。在综合治疗中,化疗可增加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可缩小肿瘤体积,使之易于手术或可能手术 。化疗用于术后,对消除残存少量癌细胞也有一定疗效 。放射治疗单独根治性放疗,只适用于对射线敏感的肉瘤、未分化癌等,但疗效并不完全满意 。对晚期无法手术病例、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可用作姑息治疗 。手术治疗早期力争彻底手术切除 。但单纯手术易复发,故术前、术后常配合放疗或化疗 。手术方法有上颌骨部分切除术、上颌骨全截除术、扩大上颌骨截除术等 。综合治疗首先行术前放疗,使瘤体缩小及其周围血管与淋巴管闭塞 。然后施行手术治疗,彻底切除肿瘤原发灶,必要时作颈部廓清术 。术后再行足量放疗,并配合化学疗法 。但现如今倾向于术前给足量照射,除非手术不彻底,术后不再放疗,而施行化疗 。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及局部病变情况,及时给予相应治疗及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