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外戚大臣 窦威


唐朝外戚大臣 窦威

文章插图
窦威(唐朝外戚大臣)窦威(?-618年),字文蔚,岐州平陵(今陕西鹹阳市秦都区平陵乡)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太傅窦炽之子,太穆皇后堂叔 。
【唐朝外戚大臣 窦威】出身于河南窦氏三祖房,雅好文史 。早年出仕隋朝,历任秘书郎、蜀王杨秀府记室、内史舍人、考功郎中,后坐事免职 。
唐高祖太原起兵后,补任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参与制定朝廷典制 。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建立,窦威担任内史令 。同年病逝追赠同州刺史、延安郡公,谥号为靖 。
基本介绍本名:窦威
字号:字文蔚
所处时代:隋唐时期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扶风平陵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618年7月25日
主要作品:《窦威集》
主要成就:参与制定典制 内史令 延安郡公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窦威年轻时性情沉静,器量不凡,而且博览群书 。窦家世代勛贵,以武勇着称,子弟都喜爱武艺 。窦威却偏好文史,因此被诸兄讥为书痴 。入仕隋朝隋朝建立后,窦威得到内史令李德林的举荐,担任秘书郎 。他在任期满后,仍然不肯调任,坚持留在秘书监,继续精研学问 。当时,窦氏诸兄都因军功得授显职,对只任闲职的窦威非常轻视,对他道:“从前孔子积学成为圣人,仍是困顿失意,你又希求什幺呢?”窦威笑而不答 。后来,窦威被蜀王杨秀徵辟为记室,因杨秀多行不法,便称病离职,返回乡里 。仁寿二年(602年),杨秀因罪被废为庶人,王府属官大都获罪,只有窦威得以倖免 。大业四年(608年),窦威升任内史舍人 。他多次劝谏隋炀帝,结果违忤旨意,被调任考功郎中,后又坐事免职 。归唐拜相义宁元年(617年),唐国公李渊攻入长安,立代王杨侑为帝,自任大丞相,并任命窦威为大丞相府司录参军 。当时,李渊正筹建新朝,因窦威在隋朝任职多年,熟知朝纲礼仪和各项典制,便让他参与起草各项章程、制度条令的工作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代隋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窦威为高祖起草登基诏书,被拜为宰相,担任内史令 。他议论政事得失,阐述清晰,并常引古事劝谕,深受唐高祖的亲近、器重 。唐高祖常把窦威召入内室,与他促膝长谈 。病重离世同年六月,窦威患病,唐高祖亲自到他府中探视 。不久,窦威病逝,遗命薄葬 。唐高祖得知,追赠他为同州刺史、延安郡公 。赐谥号为靖,并让太子李建成与百官一同前去送葬 。《旧唐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十一》《新唐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二十》《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四·隋纪八》《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唐纪一》 。历史评价李渊:窦威,今之叔孙通也 。刘昫:窦威守道,窦轨临戎,窦抗居丧,窦静经略,窦琎音律,仍以懿亲,俱至显位;才能门第,辉映数朝,岂非得人欤?唐之昌也,不亦宜乎!⑵温、陈才位,文蔚典礼 。诸窦戚里,荣盛无比 。宋祁:高俭、窦威虽缘外戚姻家,然自以才猷结天子,厕迹名臣,垂荣无穷,时有遇合,故见诸事业 。古来贤豪,不遭与运,埋光铲采,与草木俱腐者,可胜咤哉!窦宗自魏讫唐,支胄扶疏数百年,所冯厚矣 。个人作品窦威着有文集十卷 。《全唐诗》则收录其诗作一首:《横吹曲辞·出塞》 。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 。看云方结阵,却月始连营 。潜军渡马邑,扬旆掩龙城 。会勒燕然石,方传车骑名 。轶事典故唐高祖曾对窦威道:“北周时有八柱国,我家与你家都曾位列其中 。如今我是皇帝,而你却是宰相,这岂不是不平等吗?”窦威惶恐的道:“窦家在汉朝时便是外戚,北魏之时又有三位皇后 。如今陛下开国,臣又因姻戚的身份得到任用 。臣日夜忧惧,惟恐不能胜任 。”唐高祖大笑道:“您是在用三朝后族向我夸耀吗?关东之人与崔氏、卢氏结亲,便自鸣得意 。您家世为帝室姻戚,不也很贵重吗?”家庭成员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窦威的家族原为汉族,赐姓鲜卑纥豆陵氏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迁居洛阳,恢复汉姓为窦 。窦威之父窦炽,与兄长窦岳、窦善并称三祖,其族支被称为河南窦氏三祖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