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金山村 金山村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金山村 金山村

文章插图
金山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金山村)金山村位于所前镇中部,困村中有小山丘名金山而得名,由原张家坂、娄家湾、钱群三个行政村合併而成 。东至山联村,南与李家村相邻,西为信谊村,北与绍兴县杨汛镇相连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金山村
别名:金鸡山
所属地区:中国浙江
电话区号:0571
邮政区码:311254
地理位置: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中部
人口:2215人
气候条件:亚热带气候
车牌代码:浙A
村情概况金山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中部,东、南、北均为西小江支流,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平原地带,因村中有小山丘名金山而得名,由原张家坂、娄家湾、钱群三个行政村合併而成 。东至山联村,南与李家村相邻,西为信谊村,北与绍兴县杨汛镇相连 。杭金衢高速公路、杭州市南环路纵横穿越村境,区7路、30路公车直达,水路有西小江四通八达,交通便捷 。全村辖农户608户,总人口3500人,划分为6个村民小组 。共有耕地968亩,其中水田871亩,旱田97亩 。耕地中在围垦地区有175亩 。金山村位于所前镇中部,杭金衢高速公路、杭州市南环路纵横穿越村境,区7路公车直达,水路有西小江四通八达,交通便捷 。人口卫生2006年底止,全村农村住户610户,其中农业户共608户,外来户2户 。总人口2215人,其中其中农业人口2130人,外来人口85人 。划分为6个村民小组 。全村劳动年龄内人口1200人,其中男652人,女548人 。劳动力中从事农林牧渔业为主的250人,从事工业为主的510人,从事建筑业为主的260人,从事交通运输业为主的15人,从事商饮业为主的25人,从事其他行业的140人 。全村有耕地968亩,其中水田871亩,旱于97亩 。耕地中在围垦地区有175亩 。历史沿革在古代沿山平原为临浦湖沿岸,地势低洼,约至唐朝到北宋年间逐渐形成村落,并以打鱼为生,古属山阴天乐乡 。元朝至正年间设都图,为山阴天乐四十都,明朝后改属下天乐张渔乡 。民国17年改属绍兴县第十区一里,民国20年为绍兴七都一图,民国21年为绍兴县第七区张渔乡,民国24年并为所前西乡,民国36年併入所前乡 。建国初仍属绍兴县所前乡,1950年划归萧山县,1954年农业合作化时建立友谊低级社,1956年合作化高潮中与娄家湾合併建立金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中建立临浦公社所前管理区金星生产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为所前公社金星生产大队,1981年与娄家湾分开,改称为张家坂大队,1984年建立张家坂村民委员会 。至2005年5月合併止 。原娄家湾村,位于所前镇中部金鸡山(又名金山)南麓,村中有河流通西小江,经村北金山考古发掘,村址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据历史地理学家考证,娄家湾村的大部分土地在古代为临浦湖水域,金鸡山是湖中的一个岛屿,约于唐朝至北宋时期淤涨围垦成众多村落,现全村由娄家湾、庄里陈、田家3个自然村组成 。村民中娄姓占50%以上,次为田姓和陈姓 。娄姓与楼姓都是禹的后裔,公元695年唐初诗人骆宾王女婿楼盛为避难,从义乌携家迁萧,至吴越国时,楼盛6世孙楼晋讨伐董昌有功,任萧山黄岭、岩下、贞女三镇守使,公元897年楼晋定居楼塔,后分支析居到娄家湾 。传说娄家湾始祖与族中人不睦,讨厌有木旁,去木为娄,定居到此发族,均以娄为姓 。田姓是从欢潭田氏析居到此,陈姓于南宋从义乌大陈分支到萧,后析居到此 。娄家湾属地在古代为临浦湖沿岸的低洼沼泽之地,娄氏正式在此开始农耕生活在唐朝以后,时属山阴天乐乡,元朝设都图,为山阴天乐四十都,至明代为四十都柳塘乡,村中有一处保存完好的江南庭院式住宅群,称“娄元丰”,始建于1920年,整个建筑群由大小99间房屋组成,四周有3米高围墙,这一长达60米的高墙连体建筑,横卧于田野之中,颇有气势,旁依小河 。村中尚保留的一些旧民居、河埠等,附近又有金山土谷祠和蔡东藩故居等,均为可观的旅游资源 。原钱群村,位于所前镇东部,旧地名称钱家湾,东隔山与绍兴县杨汛镇相连,南为金鸡山,西濒西小江,北与绍兴县渔临关上畈村接壤 。因村地域处于西小江的拐弯处,又多以钱姓居住,故名 。村民中以钱姓为主,约占80%,其他尚有张、李等姓 。据传,钱姓于明朝万曆年间从绍兴宾舍迁徙到此定居发族 。村属地在古代为临浦湖北岸,约自唐朝至北宋时期开始形成村落,属山阴县,元朝时属山阴县四十都,明朝以后称金钱乡,到民国17年属绍兴县第十区一里,民国20年为绍兴县七都五图,民国21年为绍兴县第7区金钱乡,民国24年併入所前西乡,民国36年划归所前乡 。建国初仍属绍兴县所前乡,1950年10月划归萧山,属进化区所前乡 。农业合作化时,先建立钱群低级合作社,后与附近数村合併建立信谊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时,属临浦公社所前管理区信谊生产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属所前公社,建立钱群生产大队,1984年改建为村民委员会,至2005年5月合併止 。村北与绍兴毗连的小山岗上有三江延寿寺,成为该村一大景观 。人文历史村西北有一小山丘,名陈坞山(又名金山)由外张家坂、里张家坂、仙师殿3个自然村落组成 。村庄原住民以张姓为主,地处田坂之中,故名张家坂村,但自元、明以来张姓多有外迁,而由绍兴江塘石里王村的王姓村民入赘到此而发族,现全村有40多姓氏,并有“王、吴、杜、李、徐,秦、童、彭、杨、盛”姓氏顺序之说 。但总人口中仍以王姓占一半多,自明朝以来已传24世 。张家坂村属地金山山坡二三十米处,经考古发掘,发现浙江省四个第一:第一次在山腰间发现良渚文化遗址,省内仅有的新石器晚期的斗拱陶製配件,省内绝无仅有的一组带扣文物,一组完整的16枚石质网坠 。证明早在4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以渔耕为生 。村之北有建于古代的聚龙桥,现已改名为“为民桥”,桥北堍有建于明朝的“先师殿”,古有戏台,颇具规模,现已闢为张家坂村老年活动室 。地图信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