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孙利民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孙利民

文章插图
孙利民(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孙利民】孙利民 , 男 ,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 。目前担任物联网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 中国计算机学会感测器网路专委会副主任 , 北京市物联网研究会副理事长 。IEEE会员 ,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套用》期刊编辑 , EURASIP专刊Journal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及International Journal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客座编辑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讲授“无线感测器网路”研究生课程 , 在信息工程研究所开设“物联网安全”博士课程 。应邀参加了国务院发研中心与中科院联合专家调研团 , 参与完成提交给国家的《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报告》 。
承担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家重大专项和中科院先导课题等十多项国家级课题 , 出版5部学术书籍 。在 IEEE TPDS、TOSN、TMC、Elsevier Computer Communications、EURASIP Journal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Networking等英文期刊和“计算机学报”“软体学报”、“自动化学报”、“通信学报”等中文期刊 , 以及SENSYS、MOBISYS、MOBICOM、ICDCS、INFOCOM、SECON、WCNC等国际会议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30余篇;获得或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和软体着作权登记30余项 。获得国防科工委二等奖1项 , 部委级三等奖2项 。
基本介绍中文名:孙利民
国籍:中国
民族:汉
职业: 研究员
毕业院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课程:物联网及其安全;无线感测器网路等 
招生方向:物联网安全;工控系统安全;国家基础设施安全 
主要研究方向及简介1 新一代网际网路技术研究新一代网际网路的通信协定 , 研究新一代网际网路的服务质量(QoS)相关的技术;2 无线行动网路(无线感测器网路和移动IP)美国商业周刊和MIT技术评论在预测未来技术发展的报告中 , 分别将无线感测器网路列为21世纪最有影响的21项技术和改变世界的10大技术之一 。感测器网路、塑胶电子学和仿生人体器官又被称为全球未来的三大高科技产业 。下一代网际网路将支持更多的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上网的移动节点 , 需要移动IP的支持 。2 多媒体综合接入网路社区宽频综合业务系统在一个物理网路上 , 实现了常规电话网、数位电视网、计算机网的业务 , 实现了有线网和WLAN网的连线 , 大幅度降低了社区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 特别适合我国居住密集型的居民小区、校园、企事业大院 。3 多媒体综合接入网路社区宽频综合业务系统在一个物理网路上 , 实现了常规电话网、数位电视网、计算机网的业务 , 实现了有线网和WLAN网的连线 , 大幅度降低了社区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 特别适合我国居住密集型的居民小区、校园、企事业大院 。学习经历1.1984~1988年: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 获学士学位;2.1992~1995年: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 获硕士学位;3.1995~1998年: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 获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1998年~2000年:中国科学院软体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2.2000年~2012年:中国科学院软体研究所 工作3.2012年~现在: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工作社会兼职中国计算机协会高级会员网际网路专业委员会 委员感测器网路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南昌航空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成果与获奖情况近年来承担的主要国家课题:1.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课题:物联网异构融合和自治机理研究. (No.2011CB302902), 2011-2013;2.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课题:移动容迟网路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No.60933011), 2010.1-2013.12;3.工信部国家重大专项:无线感测器网路关键技术. (No.2009ZX03006-001-01),2009.1-2010.12;4.中科院课题:物联网海量信息传输最佳化与融合处理关键技术研究.2010.1-2010.12;5.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课题:无线感测网路测试平台与工具的研究.(No.2006CB303007), 2006-201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基于移动sink的大规模数据收集型无线感测器网路的研究.(No.60673178) , 2007-2009;7.国家863课题:无线感测器网路的服务质量研究.(No.2006AA01Z218),2007-200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移动IPv6中组播路由算法的研究 , 2003-2005;代表论着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80多篇 , 其中EI检索40多篇 , SCI检索8篇 。孙利民, 李波, 周新运. 无线感测器网路的拥塞控制技术.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已录用.周新运,孙利民,皇甫伟,牛建伟.无线多媒体感测器网路中一种自适应的报头压缩机制.2007,18(5):1122-1129.柯欣,孙利民. 基于无线感测器网路汇聚传输实时性的分散式调度算法.通信学报, 2007 , 28(4):44~50.孙利民, 卢泽新, 吴志美. LEO卫星网路的路由技术. 计算机学报. 2004, 27(5): 659~667.孙利民, 廖勇, 吴志美. 一个分层的基于混合应答机制的可靠移动组播算法. 软体学报, 2004,15(6): 908~914.孙利民, 廖勇, 郑健平, 吴志美. 一个基于层次结构的移动组播算法. 软体学报, 2003,14(9): 1608~1614.着作孙利民 , 李建中 , 陈渝 , 朱红松. 无线感测器网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孙利民, 阚志刚等. 移动IP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窦文华, 孙利民等. 高速光纤计算机网路FDDI.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