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管辖


民事诉讼管辖

文章插图
民事诉讼管辖【民事诉讼管辖】民事诉讼管辖又称“民事审判管辖” 。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许可权 。基于管辖权而产生,是对民事案件审判权的一种“恆定”,法院对于没有管辖权的民事案件无权审理 。各国法律规定管辖不尽一致,一般按三种不同的标準划分:以法律规定和法院裁定为标準,分为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法定管辖又可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裁定管辖又分为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 。(2)以强制规定和任意规定为标淮,分为专属管辖和协定管辖 。(3)以诉讼关係为标準,分为共同管辖和合併管辖 。管辖一经确定,法院取得对案件的审判权,当事人不能去其他法院起诉或应诉 。
基本介绍中文名:民事诉讼管辖
外文名:civil jurisdiction
来源:《民事诉讼法》第二章
概念主管只划定了民事审判权作用的範围,只解决了哪些纠纷可以作为民事诉讼受理,而未解决具体由哪个法院来受理这一纠纷 。我国的法院有四级,除最高人民法院外,每一级都有许多个,因此,在解决了某一纠纷属于法院民事诉讼受案範围的问题后,接着就需要对属于法院民事诉讼受案範围的纠纷作进一步划分,将它们具体分配到各个法院 。这意味着需要做两次分配:第一次分配发生在不同级别的法院之间,通过分配明确四级法院各自受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许可权;第二次分配是在第一次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在同级法院之间进行的,任务是将通过第一次分配划归本级法院受理的一审民事案件进一步分配到同一级中的各个具体法院 。管辖制度正是通过这样的分配来使民事审判权得到具体落实的 。主管与管辖是民事诉讼中具有密切联繫的两个概念 。主管先于管辖发生,它是确定管辖的前提与基础,只有首先确定某一纠纷属于民事诉讼受案範围后,才有必要通过管辖将它具体分配到某个法院,而管辖则是对属于法院民事诉讼主管範围案件的具体落实,确定由哪个法院来具体行使审判权 。管辖恆定管辖恆定,是指确定案件的管辖权,以起诉时为标準,起诉时对案件享有管辖权的法院,不因确定管辖的事实在诉讼过程中发生变化而影响其管辖权 。管辖恆定反映了诉讼经济的要求,它既可以避免管辖变动造成的司法资源的浪费,又可以减少当事人讼累,使诉讼儘快了结 。管辖恆定包括级别管辖恆定和地域管辖恆定,前者主要指级别管辖按起诉时的诉讼标的额确定后,不因为诉讼过程中标的额增加或减少而变动 。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5月在《关于执行级别管辖规定几个问题的批覆》中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增加诉讼请求从而加大诉讼标的额,致使诉讼标的额超过受诉法院级别管辖许可权的,一般不再予以变动,但当事人故意规避有关级别管辖等规定的除外 。这一规定,体现了管辖恆定的要求 。后者指地域管辖按起诉时的标準确定后,不因为诉讼过程中确定管辖的因素的变动而改变,如管辖依被告住所地确定后,被告住所发生了变更,受诉法院的管辖权不因此而受到影响 。级别管辖(一)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民事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说明第一审民事案件一般都是由基层法院管辖的,只是在本法另有规定时除外 。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件级别管辖几个问题的批覆》确定了管辖恆定的原则,具体内容如下:1.在当事人双方或一方全部没有履行契约义务的情况下,发生纠纷提起诉讼,如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明确要求全部履行契约的,应以契约总金额加上其他请求金额作为诉讼标的金额,并据以确定级别管辖;如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要求解除契约的,应以其具体的诉讼请求金额来确定诉讼标的金额,并据以确定级别管辖 。2.当事人在诉讼中增加诉讼请求从而加大诉讼标的金额,致使诉讼标的金额超过受诉法院级别管辖许可权的,一般不再变动 。但是当事人故意规避有关级别管辖等规定的除外!按照级别管辖规定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上级人民法院交由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该下级人民法院不得再交其下级人民法院审理 。(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民事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民事案件有:1、重大涉外案件;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其中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这里的重大涉外案件指的是争议标的额大,或者案情複杂,或者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涉外案件 。除此之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诉讼案件还有: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仲裁协定的效力提出异议由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问题的批覆》中确立的:当事人协定选择国内仲裁机构仲裁后,一方对仲裁协定的效力有异议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该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当事人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由被告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法院受理案件範围的若干规定》中确立了海事海商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範围问题的解释》确立了商标民事纠纷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较大城市确定1—2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商标民事纠纷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着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立了着作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若干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着作权民事纠纷案件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确立了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确立了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的市、计画单列市和经济特区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确立了第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由下列人民法院管辖:(一)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二)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三)经济特区、计画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四)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中级人民法院;(五)高级人民法院 。上述中级人民法院的区域管辖範围由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确定 。(三)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的第一审民事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是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民事案件 。具体请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準的通知》(法发[2015]7号),内容如下:一、当事人住所地均在受理法院所处省级行政辖区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高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5亿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1亿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四川、重庆高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3亿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3000万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 。吉林、黑龙江、江西、云南、陕西、新疆高级人民法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管辖诉讼标的额2亿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1000万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 。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高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1亿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500万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 。二、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受理法院所处省级行政辖区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高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3亿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5000万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四川、重庆高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1亿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2000万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 。吉林、黑龙江、江西、云南、陕西、新疆高级人民法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管辖诉讼标的额5000万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1000万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 。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高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2000万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所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500万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 。三、解放军军事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1亿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大单位军事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额2000万元以上一审民商事案件 。四、婚姻、继承、家庭、物业服务、人身损害赔偿、名誉权、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案件,以及群体性纠纷案件,一般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五、对重大疑难、新类型和在适用法律上有普遍意义的案件,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由上级人民法院自行决定由其审理,或者根据下级人民法院报请决定由其审理 。六、本通知调整的级别管辖标準不涉及智慧财产权案件、海事海商案件和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 。七、本通知规定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準,包含本数 。本通知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该院 。(四)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1.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2.认为应当由该院审理的案件地域管辖(一)一般地域管辖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被告一方被注销城镇户口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确定管辖;双方均被注销城镇户口的,由被告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当事人的户籍迁出后尚未落户,有经常居住地的,由该地人民法院管辖 。没有经常居住地,户籍迁出不足一年的,由其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超过一年的,由其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一般地域管辖的例外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係的诉讼;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係的诉讼;3.对被採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8.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被劳动教养地人民法院管辖 。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不服指定监护或变更监护关係的案件,由被监护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非军人对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离婚诉讼双方当事人都是军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国籍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 。如国外一方在居住国法院起诉,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受诉人民法院有权管辖 。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对没有办事机构的公民合伙、合伙型联营体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注册登记地人民法院管辖 。没有注册登记,几个被告又不在同一辖区的,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三)契约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因契约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契约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契约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契约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契约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加工承揽契约,以加工行为地为契约履行地,但契约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 。财产租赁契约、融资租赁契约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契约履行地,但契约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 。补偿贸易契约,以接受投资一方主要义务履行地为契约履行地 。除此之外,最高人民法院还对一些特殊的契约纠纷案件的履行地作出了一些规定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契约履行地问题的批覆》:契约履行地是指当事人履行契约约定义务的地点 。借款契约是双务契约,标的物为货币 。贷款方与借款方均应按照契约约定分别承担贷出款项与偿还贷款及利息的义务,贷款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契约约定义务的地点 。依照借款契约的约定,贷款方应先将借款划出,从而履行了贷款方所应承担的义务 。因此,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契约履行地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契约纠纷案件若干案件问题的规定(试行)》:农业承包契约纠纷案件,由承包契约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存单纠纷案件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或出具存单、进帐单、对帐单或与当事人签订存款契约的金融机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经济契约的名称与内容不一致时如何确定管辖权问题的批覆》:当事人签订的经济契约虽具有明确、规範的名称,但契约约定的权利义务内容与名称不一致的,应当以该契约约定的权利义务内容确定契约的性质,从而确定契约的履行地和法院的管辖权 。契约的名称与契约约定的权利义务内容不一致,而且根据该契约约定的权利义务内容难以区分契约性质的,以及契约的名称与该契约约定的部分权利义务内容相符的,则以契约的名称确定契约的履行地和法院的管辖权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证券回购契约履行地问题的批覆》:凡在交易场所内进行的证券回购业务,交易场所所在地应为契约履行地;在上述交易场所之外进行的证券回购业务,最初付款一方(返售方)所在地应为契约履行地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确定经济纠纷案件管辖中如何购销契约履行地问题的规定》:(1)当事人在契约中明确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契约履行地 。当事人在契约中未明确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契约履行地 。契约中约定的货物到达地、到站地、验收地、安装调试地等,均不应视为契约履行地 。(2)当事人在契约中明确约走了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但在实际履行中以书面方式或双方当事人一致认可的其他方式变更约定的,以变更后的约定确走契约履行地 。当事人未以上述方式变更原约定,或者变更原契约而未涉及履行地问题的,仍以原契约的约定确定履行地 。(3)当事人在契约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或者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契约约定的履行地,以及口头购销契约纠纷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确定案件管辖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契约当事人仅给付了定金应当如何确定管辖问题的复函》:在契约当事人仅履行了契约中定金条款的约定,而未履行契约的其他条款的情况下,不能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第18条、第19条的规定认定为“实际履行” 。《意见》中的“实际履行”,对于购销契约,是指契约当事人实际履行了交货义务 。因此,契约当事人因仅给付了定金而产生契约纠纷,应按照《意见》第18条的规定确定管辖的人民法院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口头购销契约纠纷案件管辖权如何确定问题的复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契约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契约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口头购销契约纠纷案件管辖权的确认,亦应当依据该规定处理 。但当事人双方对口头约定的交货地点有争议且人民法院确认契约履行地缺乏事实根据的特殊情况,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专门法院的管辖我国除设立地方法院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等专门法院 。这些专门法院也受理一定範围的民事纠纷 。它们的管辖範围是: 军事法院当事人双方均是军队内部单位的经济纠纷案件,由军事法院管辖 。但仅有一方当事人是军队内部单位的民事案件,应由有管辖权的地方法院受理 。海事法院我国海事法院受理当事人因海事侵权纠纷、海商契约纠纷(包括海上运输契约、海船租用契约、海上保赔契约、海船船员劳务契约等)一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海事纠纷提起的诉讼 。铁路运输法院我国铁路法院的管辖範围主要包括:(1)铁路运输契约纠纷;(2)代办託运、包装整理、仓储保管、接取送达等铁路运输延伸服务契约纠纷;(3)铁路系统内部的经济纠纷案件;(4)对铁路造成损害的侵权纠纷案件 。裁定管辖《民事诉讼法》中的裁定管辖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被告)对管辖提出异议,经人民法院审查,如果异议成立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如果异议不成立,则裁定驳回 。法院处理程式问题时一般用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