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珠


药师珠

文章插图
药师珠【药师珠】药师珠是当代人命名,其实是天珠的一种,在《藏汉大辞典》中称为“长条”纹理,在《晶珠本草》中描述“虎伏块状,黑色花纹、黄色花纹、褐色花纹相杂,纹长九倍”外形多为圆型的珠身 。“药师珠”一名的由来,是因为早期的天珠多数是以用药,藏药师为携带方便将天珠串成串挂在身上,普通人不知是天珠因此将藏药师身上挂的珠子称为“药师珠”据说若在密封的小空间中,将药师珠握于手掌中心,令其珠体温度升高,一段时间后开启,则会自然散发出一股药香味道,而传说中,药师珠还有疗病与避邪的功效也就是天珠的功效 。此珠只出自青藏高原史前时期,其他地区的类似珠只能称为“玛瑙珠” 。
基本介绍中文名:药师珠
性质:天珠的一种
产地:青藏高原
形成年代:大约公元前2000—4000年时期
时间:出自青藏高原史前时期
功能:达到心神合一的效果,吉祥如意
药师珠的产地药师珠的年代大约属于公元前2000 ~ 4000年时期,考古学家们陆续在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找到此类天然的珠子 。也许是由于贸易互相来往的因素,在喜玛拉雅山脉群周围的国度,过去与现在也持续大量地发现药师珠的蹤迹 。断定药师珠新老大多是从风化纹多寡作基础来判断,从串珠子均属不规则的扁圆形珠体,表面布满老伤.此类公元6世纪的巴基斯坦老药师珠极其少见 。古代波斯国和萨珊王朝的贵族们对此类珠子情有独钟,这类西亚圆线珠也称药师珠 。从出土资料来看製作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 。外形多为扁豆型的珠身,而珠身中间有一条白色的条纹,药师珠为缠丝玛瑙类,又称为圆线珠,每颗药师珠的纹路是天然形成的,显着特徵为黑色珠体中间缠绕一白线,或者与这样特徵较为接近得都称之为“药师珠” 。属于天珠族群的一种 。1388年, 明洪武二十一年曹昭撰着《格古要论》,共3卷 。上卷分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四论,中卷分古琴、古砚、珍奇(包括玉器、玛瑙、珍珠、犀角、象牙等)、金铁四论,下卷分古窑器、古漆器、锦绮、异木、异石五论,共13论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物鉴定专论 。《格古要录》书中所详细的记载了合子玛瑙和截子玛瑙 。此类珠子确切说应该叫圆线珠,真正的药师珠俗称腰缠玉带,
药师珠

文章插图
药师珠的功能药师珠过去是一种吉祥物而且具有贸易珠及避邪作用的功能 。由于外形呈圆形,很适宜用来当念珠使用,尤其是佛教弟子以药师珠来修持药师法门,更可达到心神合一的效果,吉祥如意,所求愿满 。但要注意的是,药师珠串成项鍊或手鍊使用时,最好在中间放置软质的隔珠,以免磨损 。
药师珠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