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鹹亨


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鹹亨

文章插图
鹹亨(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鹹亨】鹹亨(670年三月—674年八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4年余 。鹹亨元年(六七0) , 吐蕃兴盛 , 四月 , 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 。至此 , 唐在西域的统治开始动摇 , 吐谷浑、鄯善、且末之地 , 正式为吐蕃所据 。
基本介绍中文名:鹹亨
开始时间:670年三月
结束时间:674年八月
性质: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纪年年号纪年鹹亨元年鹹亨二年鹹亨三年鹹亨四年鹹亨五年公元纪年670年671年672年673年674年乾支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启用时间总章三年(六七0)三月一日 , 因大旱 , 赦天下 , 改元鹹亨 。历史大事罢安西四镇与于阗联合攻陷龟兹拨换城(今新疆温宿) 。时安西都护府统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个军镇 , 治所在龟兹 , 既陷 , 罢安西四镇 。唐军败于大非川鹹亨元年(六七0)四月九日 , 唐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 , 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 , 率十余万人讨吐蕃 , 且援吐谷浑还故地 。逻娑乃吐蕃首都(今拉萨) , 唐军直指吐蕃心脏 。八月 , 唐军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 , 将进乌海 , 仁贵以乌海险远 , 军行艰难 , 辎重难以随军前进 , 留待封等二万人及辎重于大非岭上 , 嘱其筑两栅 , 围辎重 , 待先遣军袭取乌海后再汇合 。仁贵率轻锐部队倍道兼行 , 趁吐蕃不备 , 败其于河口 , 进屯乌海 。待封本与仁贵官位相等 , 此次出征为仁贵之副 , 耻居其下 , 不听指挥 , 率兵士辎重随跟其后 , 半途遇吐蕃二十余万人 , 战而大败 , 辎重尽失 。仁贵无后援 , 只得退守大非川 。吐蕃相论钦陵率兵四十余万击之 , 唐兵大败 , 死伤略尽 。仁贵、待封、阿史那道真与钦陵约和 , 仅以身还 。高宗令大司宪乐彦玮至军中查败状 , 械送京师 , 三人免死除名 。唐军之败 , 将帅不和系原因之一 , 但主因是两方力量悬殊太大 , 吐蕃兵力三倍于唐兵 。唐军孤军深入 , 运输艰难 , 地形不熟 , 故有此败 。九月 , 唐又以左相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 , 出击吐蕃 , 后以恪卒 , 乃班师 。吐谷浑复国未成鹹亨元年(六七0) , 吐蕃陷安西四镇四月 , 唐发兵讨吐蕃 , 乃兼送吐谷浑还青海故地 。然唐军战而大败 , 吐蕃尽占吐谷浑之地 , 吐谷浑复国未成 , 可汗慕容诺曷钵率亲近数千帐再次内附 。官名复旧鹹亨元年(六七0)十月二十七日诏 , 龙朔二年(六六二)二月所改百官之名仍复其旧 。东台复为门下省 , 西台复为中书省等 。太子弘监国鹹亨三年(六七二) , 高宗赴东都 , 十月二日 , 令太子弘于京师监国 。时大旱 , 关中饥乏 , 弘视廊下兵士食有榆皮蓬实 , 遂令家令寺给米使足 。时左、右庶子戴至德、张文瓘、萧德昭同为辅弼 , 太子多疾病 , 庶政皆决于至德等 。诏改修国史鹹亨四年(六七三)三月 , 诏刘仁轨等改修国史 。太宗、高宗以来 , 许敬宗掌修国史 。敬宗记事阿曲 , 虚美隐恶 。内史舍人封德彝曾曰:“虞世基被诛(为宇文化及所杀) , 世南(世基弟)匍匐请代;善心之死(敬宗父 , 同为宇文化及所害) , 敬宗舞蹈以求生” , 为世传闻 , 敬宗深恨之 , 及修史为德彝立传 , 盛诬德彝 。太宗赐《威风赋》于长孙无忌 , 敬宗改记赐己之姻亲尉迟敬德 。敬宗贪财 , 嫁女于原皇家隶人钱九陇 , 为之曲叙门阀 , 升九陇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同卷 。有蛮酋庞孝泰率兵从讨高丽 , 怯懦败阵 , 敬宗纳其贿 , 称其频破贼 , 斩获数万 , 唐将骁勇者唯苏定方与孝泰 。如此等等 , 多有不实 。初 , 高祖、太宗两朝实录有敬播撰记 , 信而详直 , 敬宗并以己之爱憎曲事删改之 。因此 , 乃有是诏 。停用时间鹹亨五年(六七四)八月十五日 , 唐高宗追尊六代、五代祖及妣为皇帝、皇后 , 增高祖、太宗及皇后谥号 , 改称高宗为天皇 , 武后为天后 , 以避先帝、先后之称 。改元上元 , 大赦天下 。名人逝世鹹亨元年(六七0) , 赵仁本卒 。鹹亨元年(六七0) , 张文收卒 。鹹亨二年(六七一) , 荣国夫人卒 , 武后出大锦瑞 , 令敏之造佛像为荣国追福 , 敏之隐私用之 , 又居丧释衰绖 , 奏妓乐 。武后乃上表言敏之前后罪恶 , 请加窜逐 。鹹亨三年(六七二)八月 , 许敬宗卒 。鹹亨三年(六七三)二月十七日 , 姜恪卒于河西镇守 。鹹亨四年——阎立本 , 唐朝画家 。文化延伸鲁迅《孔乙己》中也有鹹亨酒店 , 鹹亨是指大家都发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