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溶液

土壤溶液【土壤溶液】土壤溶液soil solution土壤中的液相部分,其中溶有多种无机和有机的化合物 。它们的组成和性质,受土壤母质、气候、地形和生物的制约而经常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土壤形成、发育和植物生长 。土壤溶液中的物质,有的可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而产生正吸附,有的又可能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而产生负吸附 。因此,离土粒表面不同距离部位的土壤溶液,其组成和浓度均有差别,从而为根毛提供可选择的液相部位 。浓度过稀,植物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浓度过大,会阻碍植物吸水;其中含有较多有害盐类时,能引起土壤盐渍化 。
基本介绍中文名:土壤溶液
外文名:Soil solution
作用:土壤物质迁移和运输的基础
定义:含溶质和溶解性气体的土壤间隙水
释义土壤溶液是土壤水分及其所含溶质和悬浮物质的总称 。其溶质包括各种可溶性盐和营养物质,以及可溶性污染物质,这些物质大体有无机胶体如铁铝氧化物等;无机盐类如碳酸盐、重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磷酸盐等;有机化合物类如腐殖酸、有机酸、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的“血液” 。主要来自降水和灌溉以及接近地面2~3m的地下水,它既是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也是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向其他环境圈层迁移的介体 。不同土壤持水能力不同,沙土水分容易流失,黏土水分不容易流失 。作用土壤溶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物质转化与运输的载体 。第一,土壤溶液是大多数土壤化学反应和土壤形成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土壤与环境间物质交换的载体,是物质迁移与运动的基础 。第二,土壤溶液是植物根系获取养分的源泉 。植物根系直接从土壤溶液中吸收营养物质,是养分循环的开端 。土壤溶液中养分不断向根系运移,这使土壤溶液的组成发生变化,土壤固相养分不断释放补充到土壤溶液中,实现养分的转换、运输、更新与平衡,土壤溶液能反映土壤的最新动态 。组成和浓度土壤溶液由水分和溶质组成 。溶质的化学组成及其浓度决定于土壤组成及其与生物、大气、水分之间发生的物质交换,这是一系列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的结果 。如:水对可溶性物质和土壤空气中气体的溶解作用;溶液和土壤胶体的代换吸收作用;溶液对土壤胶体的消散作用;溶液与植物根毛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土壤水和潜水的互动作用等 。由于这些作用,使土壤溶液中存在分子态、离子态和胶体态的溶解物质 。其中有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有机—无机複合物、气体及最细小的胶体水溶胶 。有机溶质包括可溶性的纤维素、腐殖酸、糖类、有机酸、胺基酸、农药、有机金属络合物和螯合物等;无机物包括Ca2+、Mg2+、K+、Na+、NH4+、NO3-、CO32-、HCO3-、CI-、SO42-、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等 。溶液中有机部分和无机部分的比值在不同土壤和不同土层中有着明显差异,一般在生草灰化土和潜育灰化土中,有机部分占优势 。在黑土中,两部分大致相等 。在栗钙土,棕钙土和灰钙土中,多为无机部分 。土壤溶液中无机部分的含量在各种土壤中变化很大 。一般非盐渍化和非硷化土壤中,大多为万分之几;在盐土和硷土中,可达千分之几至百分之几 。无机物主要为钙、镁、钾、钠、铵等的硝酸盐、亚硝酸盐、重碳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及磷酸盐 。在沼泽土和酸性土中有亚铁、锰的化合物 。在硷土和盐土中以氯化钠、硫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占优势 。土壤胶体物质主要是硅酸、铁、铝的氢氧化物和一些有机化合物,它们在土壤溶液中含量很少,根据盖德罗伊茨的研究,土壤溶液中的胶体物质占乾残留物的1/4~1/10,甚至1/20,只有在硷土的硷化层中胶体物质才占优势 。不同土壤的土壤溶液的化学组成有一定的差异,并表现有明显地带性 。对植物来说土壤溶液的总浓度适宜範围为200~1000 mg/kg 。植物根系能否从土壤中吸水,取决于根毛细胞液与土壤溶液浓度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所以能从土壤中吸水 。反之,则不能 。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1000mg/kg时,根系就很难吸收水分和养料 。一次施肥过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根系不能吸水反而失水,造成了“烧苗” 。当溶液浓度小于200mg/kg时,浓度过稀,缺乏养分,不能满足作物需求 。影响土壤溶液变化的因素土壤溶液中的物质与土壤的固相及气相、植物的根系及栖息于土壤中的小动物和微生物有着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 。成土母质、气候、地下水、降水、灌溉、施肥、农药、作物品种及生育期、耕作措施等都影响着土壤溶液的组成和含量,因此土壤溶液的成分和浓度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影响土壤溶液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土壤温度土壤温度的变化是引起土壤溶液变化的主要因素,因为温度升高使许多无机盐类的溶解度增加 。各种无机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最终增加的程度对不同的物质来说又是不同的 。土壤湿度土壤湿度的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溶液的变化,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溶液浓度变小,而在高温和强烈蒸发时,土壤变乾,土壤溶液浓度则急剧上升 。土壤溶液浓度较低则其所含各类元素多呈离子状态存在,反之则呈分子态存在 。甚至在乾旱而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会有某些物质从溶液中析出而沉澱 。首先沉澱的是碳酸钙,其次是石膏,最后是易溶性盐类,如氯化物等 。土壤酸硷度土壤酸硷度影响土壤溶液的变化,这是由于各种物质在不同酸硷度条件下溶解度不同 。例外,酸硷度也影响着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土壤溶液中物质的转化 。土壤溶液组成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土壤溶液中某些元素浓度在一定条件下达到过饱和时,就会产生沉澱,如硷土金属离子容易与酸根(如CO32-、SO42-等)发生反应.形成沉澱.一些物质也可降低或增加其他物质的溶解度,如Na2SO4降低CaSO4的溶解度 。土壤生物活动土壤溶液中的物质与土壤的固相及气相、植物的根系及柄息于土壤中的小动物和微生物有着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 。土壤生物呼吸作用释放CO2,植物根系分泌有机物,微生物参与土壤中碳、氮、磷、硫等元素的转化,这些都直接关係着土壤溶液的组成和浓度 。如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使土壤中CO2含量增加,土壤溶液中碳酸的浓度也随之加大,不同植物利用、富集各种元素的作用不一样,也能造成土壤溶液中元素含量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