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

文章插图
土壤剖面【土壤剖面】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所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深度一般在两米以内 。土壤垂直断面中土层(可包括母岩)序列的总和 。通常由人工挖掘而成,供观察和研究土壤形态特徵用 。因修路、开矿或兴修水利设施时显露的土壤垂直断面称自然剖面 。
基本介绍中文名:土壤剖面
外文名:The soil profile
释义:地表到母质的垂直断面
深度:两米以内
种类:自然剖面、人工剖面等
层次:残落物层、泥炭层等
学科:土壤学
介绍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就是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物质发生淋溶、澱积、迁移和转化形成的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形态的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可以表示土壤的外部特徵,包括土壤的若干发生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发生层 。发生层的顺序及变化情况,反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土壤性质 。种类自然剖面由于人为活动而造成的土壤自然剖面,例如,新修公路、铁路,工程或房屋建设,矿产开採,新修水利,平整土地和取土烧砖瓦,以及河流沖刷、塌方等,均可形成土壤自然剖面 。自然剖面的优点是垂直面比较深厚,可观察到各个发生土层和母质层,同时暴露範围比较宽广,可见到土层薄厚不等的各种土体构型的剖面,这就有利于选择典型剖面,比较不同类型土体构型的剖面,对分析研究土壤分类、土壤特性、土壤分布规律都比较有利 。自然剖面的缺点是暴露在空气中较久,因受风吹日晒雨淋的影响,其剖面形态特徵已发生了变化,不能代表当地土壤的真实情况,因而它只能起参考作用,不宜做主要剖面 。但一些最新挖掘的自然剖面,也可选其典型者做主要剖面;如果是形成已久的自然剖面,则在进行观测时,应加整修,以挖除表面的旧土,使其暴露出新鲜裂面 。人工剖面人工剖面:是根据土壤调查绘图的需要,人工挖掘而成的新鲜剖而,有的也叫土坑 。主要剖面主要剖面,是为了全面研究土壤的发生学特徵,从而确定土壤类型及其特性,而专门设定挖掘的土壤剖面 。它应该是人工挖掘的新鲜剖面,从地表向下直挖掘到母质层(或潜水面)出露为止 。检查剖面检查剖面,也叫对照剖面,是为对照检查主要剖面所观察到的土壤形态特徵是否有变异而设定的 。它一方面可丰富和补充修正主要剖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调查绘製者区分土壤类型 。检查剖面应比主要剖面数目多而挖掘深度浅,其深度只需要挖掘到主要剖面的诊断性土层为止,所挖土坑也应较主要剖面为小,目的在于检查是否与主要剖面相同 。如果发现土壤剖面性状与主要剖面不同时,就应考虑另设主要剖面 。定界剖面定界剖面,顾名思义是为了确定土壤分布界线而设定的,要求能确定土壤类型即可 。一般可用土钻打孔,不必挖坑,但数量比检查剖面还要多 。定界剖面只适用于大比例尺土壤图调查绘製中採用,中、小比例尺土壤调查绘製中使用很少 。主要层次主要土壤发生层土壤学上以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土壤发生层,主要的发生层简述如下(1)O层 残落物层 。在通气良好而又较乾燥的条件下,植物残落物堆积,有机物不能完全分解并在地表累积而形成 。(2)H层 泥炭层 。在长期水分饱和的条件下,湿生性植物残体在表面累积,是泥炭形成过程中形成的发生层 。(3)A层 淋溶层 。在表土层中,有机质已腐殖质化,生物活动强烈,主要进行着淋溶过程,故称为淋溶层 。物质的淋溶程度随水、热条件而异 。(4)E层 灰化漂白层 。在淋溶和机械淋洗的条件下,硅酸盐黏粒和铁 。铝化合物淋失,使抗风化力强的石英砂粒与粉粒相对富积,以较浅淡的颜色或灰白色而区别于A层 。通常与灰化过程有关 。(5)B层 澱积层 。是澱积过程的产物,与母质层有明显的区别 。黏粒、铁、铝或腐殖质在此层澱积或累积 。次生黏土矿物形成,具块状或稜柱状结构,颜色变棕或棕红、红等 。(6)C层 母质层 。指风化产物没有受到成十讨释影响的层次,较上面土层紧实 。(7)R层 母岩层 。指最下部坚硬的岩石层 。此外还有一些过渡土层,兼有两种主要发生层的性状,在观测中可以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如AB层表示该层性状更接近A层,BA则表示该层发育更接近于B层 。水田土壤发生层在人工耕作熟化的水田土壤中,由于特殊的水热条件和物质循环方式,形成了在人工作用下的土壤发生层 。(1)P层 渗育层 。水稻土中的耕作层 。长期在水耕熟化和旱耕熟化交替进行的条件下,有机质累积增加·颜色变暗,在根孔和土壤裂隙中有棕黄色或棕红色锈斑 。旱作季节呈小块状或团块状结构,水耕季节时结构多分散,颜色变深暗 。(2)W层 潴育层 。本层土壤处于乾湿交替频繁、淋溶澱积作用活跃的条件下,土体形成棱块或稜柱状结构,裂隙间有大量锈纹锈斑澱积,深度发育时,土体颜色发生分化,剖面上多形成黄白交错的花斑 。(3)G层 潜育层 。在排水不良的条件下,土壤长期处于水分饱和的还原条件下,有机质在嫌气环境下分解缓慢,铁、铝氧化物被还原,土层呈蓝灰色或黑灰色,土块分散成糊状 。修饰字母在描述土壤发生层的发育特徵时,常用下标字母来表示该发生层的主要性状 。如Bt表示该澱积层有明显的黏化现象,是一个黏化层 。Btg表示该层不仅有黏化现象,还进行氧化还原过程 。用来修饰主要土壤发生层的小写字母及其含义如下b:埋藏或重叠土层 。c:结核状物质积累 。常与表明结核化学成分的字母连用 。g:氧化还原过程所形成的土层,有锈纹、锈斑或铁、锰结核 。h:矿质土层中有机质的自然累积层,如Ah是在自然状态下未被人为耕作扰动的土层 。k:碳酸盐的累积,与钙积过程有关 。m:指被胶结、固结硬化的土层,常与表示胶结物的化学性质的字母连用 。n:钠的累积 。p:经耕作或其他措施扰动的土层,。q:次生硅酸盐的聚积层 。r:地下水引起的强还原作用产生蓝灰色的潜育化过程 。s:指铁、铝氧化物的累积层 。t:黏粒聚积的土层 。w:指B层中就地发生了结构、颜色、黏粒含量变化,而非澱积性土层 。x:脆磐层 。土体呈中、弱结持性,结构体或土块受压时会脆裂,乾时星硬性或极硬结持性 。通常为斑纹杂色,不易透水,呈粗糙的多面体或稜柱体 。y:在乾旱条件下发生的石膏淋溶澱积产生的石膏聚积层 。z:盐分聚积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