硷性土壤


硷性土壤

文章插图
硷性土壤【硷性土壤】硷性土壤指土壤酸硷度(pH值)大于7的土壤;亦即土壤溶液中的氢氧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实用上则指pH值在7.3以上的土壤 。一般包括石灰质土、盐土和硷土三类 。
基本介绍中文名:硷性土壤
外文名:alkaline soil
词性:名词
包括:盐土、硷土、硷化土等
改良措施:农业、水利、生物措施等
成因硷性土壤的形成要受到各种因素的控制,而且地域性的差异非常显着 。盐化和硷化往往是同时发生的 。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强度一直在不断扩大,草地上的植被也随之遭到严重破坏,而这些地方又多滨海,属于湿地範畴,海水中的盐硷度也会影响土地中的盐硷含量,导致土地盐硷化严重,带来严重危害 。危害硷性土壤包括盐土、盐化土壤、硷土和硷化土壤,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形成和发育的,其影响因素以气候、地形、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及生物最为突出 。另外,伴随着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尤其是灌溉事业的发展及人类的不当利用,己引起了水文及水文地质恶化,导致土壤形成过程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盐硷土壤中因盐分含量和高,乾旱与涝渍并存,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理化性状差,缓冲性能差,保水保肥力低,对作物生长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且土地生产力和承载力低 。由于盐硷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特别是土壤中过量的交换性钠的存在,易引起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水分释放慢,渗透係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了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加剧 。对于土壤来说,它的硷化程度越高,理化性状就越差,湿润时容易膨胀、泥泞、分散,乾燥时则收缩、坚硬、板结,通气和透水性能都特别差 。钠离子的高度分散作用是造成这些危害的主要原因,它可以与土壤中所含有的其他的盐类产生代换作用,导致了碳酸钠的形成,有较高的硷性,而碳酸钠的毒害作用也是造成盐硷土对于植物危害作用的很大原因 。而对于大多数的土壤来说,本身在盐化的同时,它们的硷化程度也非常高,这两者在形成的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係 。引起植物生理乾旱土壤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时,土壤溶液浓度增大,溶液的渗透压增高,从而可引起植物的生理乾旱,造成植物吸收水分困难,根系及种子发芽不能从土壤吸收足够的水分,甚至还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脱水而死 。伤害植物组织土壤含盐量过高,破坏了植物内部与土壤之间的盐平衡,尤其在乾旱季节,盐类集聚表土会对胚轴造成伤害,其伤害能力以碳酸钠、碳酸钾为最大 。在高值下,还会导致氢氧根离子对植物的直接伤害 。有的植物体内因集聚过多的盐,使原生质遭到破坏,渗透性降低,蛋白质的合成受到严重阻碍,从而导致含氮中间代谢物的积聚,轻则植物生长受抑制,重则造成死亡 。影响植物正常营养吸收盐硷土中由于钠离子的竞争,土壤胶体上代换性钠离子与溶液中氢离子进行代替产生了氢氧化钠,使土壤硷性增强,减少植物对钾、磷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磷的转移也会受到抑制,影响了植物的营养状况,致使植物发生各种病症 。影响植物的气孔关闭在高浓度盐类作用下,气孔保卫细胞内的澱粉形成会受到阻碍,致使细胞不能关闭,因此植物容易乾旱枯萎 。改良措施一般来说,盐硷土的改良目的是使土壤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性状得到一定的改善 。目前的改良方法主要是採用农业、水利工程、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技术等综合措施来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 。农业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对巩固盐硷土改良利用效果,提高其经济效益,是其它措施不可替代的 。因此,在水利工程措施的基础上,适时实施农业技术措施,既可加快改良速度,又能提高改良效果 。改良利用盐硷地主要农业技术措施有合理耕作,用改结合,进行微区改土、大穴整地以及增施有机肥 。盐硷地土质板结,深耕既利于疏鬆表层,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变盐分在土壤剖面的分布状况,同时又能切断毛管,减少水分蒸发,抑制返盐 。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还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和改善其温度状况,从而提高土壤保蓄和调节养分的能力 。且有机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既能中和硷性,又能活化土中的钙,均能起到减轻或消除硷害的作用 。有机肥源主要有:绿肥(可通过大量种植获得,品种有田菁、草木樨等);人与家畜、家禽的粪尿等排泄物;生活垃圾庄稼秸秆粉碎还田 。水利工程改良措施水利工程改良主要目的是降低地下水水位,方法则主要通过明渠排水,或者用俗称为“洗盐”的方法来用水沖洗盐硷土 。这种方法经过实践结果表明,一次即可以使土壤含盐量从0.3%降至0.2%,两次使用就可以降至0.1% 。但是,硷化地区的水资源通常比较缺乏,针对日趋紧张的淡水资源,此方法可能造成浪费,得不偿失 。部分学者提出利用劣质的水资源(鹹水、微鹹水、地矿化硷性水等)进行灌溉,在改良盐硷土壤的同时还可以缓解当前水资源的短缺 。化学方法改良措施化学方法改良盐硷土是指向硷化土壤中施加化学药剂 。它可以改变土壤中的胶体吸附性离子的组成,进而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得土壤结构性和通透性均有所增加 。这样既有利于土壤脱盐和抑制反盐,也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常用的化学改良剂包括过磷酸钙、石膏、硫酸亚铁等 。但是化学改良法虽有这些优点,但同时也使土壤溶液中的可溶性钠离子增加 。如果不和生物、水利改良措施相结合,则较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生物方法改良措施对于治理盐硷土地,生物措施普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改良途径 。引种耐盐、洗盐植物可以利用植物排盐 。如怪柳对氯化物等盐类有较强忍耐力 。植物体本身带有的泌盐腺、泌研孔的结构,可以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粗盐,增加植物的覆盖率也可减少地面蒸发,减少盐分的表聚 。向盐硷土中施加有机物也是典型生物改良方法,目前已有大量报导 。通过对土壤耕作,施加有机肥料,培育淡化肥沃层,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加快土壤脱盐,达到可持续发展 。施加微生物菌剂也是盐硷土改良的生物方法之一 。目前关于微生物在改良盐硷土方面的套用主要是关于微生物促进植物耐硷耐盐行的研究 。通过耐硷耐盐微生物的作用来改善植物的根际环境,可以减轻盐分对于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从而改良盐硷土地 。研究表明,施用活性微生物菌肥的盐硷地土壤可以提高灌木、乔木的成活率、生物量、保存率、新梢生长量、乔木胸径、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发育和生长长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