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州湾隧道( 三 )


1、通过反覆调研讨论将“穿越海域最大水深42m,最小岩石覆盖层25m”作为纵断面设计时的控制埋深,降低了隧道失稳和海水溃入的风险 。2、开发了全程以超前探孔探水为主、物探为辅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準确探明隧道前方地质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3、複杂地质条件下海底隧道建设安全控制体系 。4、陆域段海底隧道穿越複杂建筑群的综合施工技术 。5、开发了一整套硬岩海底隧道信息化快速注浆加固堵水技术 。通过对注浆方案、注浆材料、注浆工艺、注浆效果评判方法与标準、注浆设备配套的研究和开发,实现了高承压水作用下隧道快速高效注浆加固堵水 。6、建立了海底隧道结构体系及结构分析理论,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参数,保证了结构受力合理、安全经济 。科研成果科研名称所获奖项《複杂地质条件下海底隧道建设安全控制创新体系》2011年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参考资料: 荣誉表彰项目名称所获荣誉青岛胶州湾隧道2011年度四川省优质工程天府杯金奖2014年第十二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014至2015年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青岛市胶州湾湾口隧道青岛端接线工程2012年山东省市政金杯示範工程2012年全国市政金杯示範工程参考资料:文化特色邮资信封
2011年6月30日,中国邮政局发行JF103《青岛胶州湾隧道通车》邮资信封,邮资图为青岛胶州湾隧道的横截面示意图,隧道内的风道口、宽畅的道路和行驶中的轿车,一级隧道顶板外的海底等;装饰图(题图)为胶州湾碗口海域地图,一根象徵隧道的深红色线江青岛市区(青色)和黄岛区(黄色)紧紧相连,实现“青黄相接”的愿望 。

青岛胶州湾隧道

文章插图
JF103《青岛胶州湾隧道通车》邮资封价值意义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突破极为複杂的地质条件,建成世界上埋深最浅、断面最大的海底隧道,不仅实现了中国海底隧道从无到强的突破,还形成了一整套海底隧道修建的技术模式 。(《齐鲁晚报》 评)
青岛胶州湾隧道

文章插图
青岛胶州湾隧道相接道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