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丛书:看穿莫言


六角丛书:看穿莫言

文章插图
六角丛书:看穿莫言【六角丛书:看穿莫言】《六角丛书:看穿莫言》主要讲述了,莫言的文学创作,一直处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思想前沿 。他继承发扬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具想像力和隐喻性、寓言性、象徵性的文学传统,他把传奇、志怪、神异等民间传说化腐朽为神奇,幻变为对中国乡村社会、现实人生的幽微洞察,并把这种中国式智慧的文学表达发挥到极致 。为我们显现了一种中国当代文学从未有过的文学面貌与叙事风格 。《六角丛书:看穿莫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意在看穿中国文学与中国当代生活的历史诉求、现实期待,并建设一种融入世界文学潮流的中国式表达及中国文学的现代精神 。
基本介绍书名:六角丛书:看穿莫言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数:194页
开本:32
品牌:武汉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郭小东 等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语种:简体中文
ISBN:9787307102460, 7307102463
内容简介郭小东 等所着的《看穿莫言》从十个方面,探索并阐释了莫言的文学活动、创作成就以及获得诺贝尔奖的诸种理由 。从文学传统、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小说的个人性言说等方面,剖析了莫言小说的文学观念、文化价值与意义 。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窥视文学莫言的视窗 。图书目录1985年的现代叙事(代序) 莫言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莫言小说中的民间故事 莫言小说中的中国乡村历史 莫言小说中的当代社会 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叙事 莫言小说中的官场现形 莫言小说中的文本叙述 莫言小说中的乡村视角——以《透明的红萝蔔》为例 莫言小说中的暴力叙事 莫言:从小说到电影电视 附录 后记:从到底是莫言到看穿莫言后记如莫言的中篇小说《球状闪电》写的是承包责任制后,回乡知青蝈蝈和他的女同学毛艳合伙组成“澳大利亚奶牛专业户”的故事 。作者为了表现出处在巨大变革之中的我国农村飞速发展的商品经济生产,在以闪电般的速度和威力冲击着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观念以及人们深层的心理结构方式等等,採用了幻象与现实交汇的魔幻技法,从雷鸣闪电中出现的“五个桌球大小的黄色火球”,“一边滚,一边还发出噼噼啪啪的炸裂声” 。五岁的蝈蝈竞对它—色射一脚”,于是火球穿墙破壁,进人了牛 2012年10月11日和好友郭小东等几位作家正在神龙架木沐镇採风 。晚饭后一回到军翎宾馆房间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莫言得奖了,莫言得了世界文学奖的最高奖——诺贝尔文学奖 。正如莫言所说:这是文学的胜利,不是政治的胜利 。更明确地说是中文文学的胜利 。莫言得了诺贝尔奖,有人祝贺,有人质疑,在第一时间牵动了世界的神经,轰动了全中国 。在第一时间里莫言的作品便“洛阳纸贵”,一书难求 。第一时间里我也像个孩童抄起手机就给正在镇上散步的小东打电话:“莫言得奖了,莫言得奖了!”莫言真正以中国国籍第一人的身份拿到了世界最高奖,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终于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 。小东回到房间,我们热烈兴奋地分享了莫言的快乐,分享着第一个世界级伟大作家获得的最高荣耀 。我说到底是莫言,30年如一日,出版了10多部长篇小说,100多部中短篇小说,500多万字的内容涉及各种社会形态,塑造了形态各异的各类人物 。中国没有一个作家能以数量以及作品涉及的广度与他相提并论 。我和小东从《透明的胡萝蔔》到《红高梁》等作品热烈地讨论着,一直到他获诺奖的作品《蛙》,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立足于乡村、亲情,立足于人性、兽性与奴性的关係 。莫言这30年,始终坚持在拷问故乡土地上存在的他自己的灵魂 。最终表达的主题,就是生存空间的艰难 。他笔下的中国农村现实,一点也不虚 。他们往往真实到残酷 。所以有人质疑莫言该不该得奖 。要讨论莫言获奖的意味,都要回到莫言作品的阅读 。老实说,莫言的作品并不很好读 。作品有太多丑陋和残酷,太多的意象变换,太多幻觉现实,阅读莫言的作品一点也不轻鬆,不太能作为消遣 。但是莫言说,认识人类之恶,自我之丑 。这才构成他所要追求的真正的悲悯 。其实一个诺贝尔奖最终的结果,你可以认可或者不认可,但可悲的是你在质疑的同时,你又认真地读过莫言的作品吗?文学不是你我的生活的必需品,莫言的作品你我都可以说喜欢或不喜欢,深阅读或浅阅读 。但你要站出来说三道四,还是得先了解这是个什幺样的作家,什幺样的作品,了解作品与当今社会存在什幺样的关係再开口不迟 。因此郭小东和我决定马上出一本解读莫言作品的书 。作品才是唯一的标準 。莫言的作品达没达到这个标準还是要回到文学本身,回到作品的文学即人学,回到文学作品中对人性探究的程度 。人性是什幺,是人真实的历史 。我们说到做到 。于是立即提前结束採风,打道回府 。小东回到广州的当晚就召集他带的研究生,讨论《到底是莫言》的写作大纲 。第二天就把写作纲要传给了我 。小东带领他的弟子从10个方面解读了莫言所有作品 。10个方面即是本书的目录内容 。这10个方面的目录我又徵求了几位爱书好友的意见,都说好,快出版 。肖复兴老师更是在电话里说,书名是否就叫《看穿莫言》会更给力一些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认识莫言,更好地了解阅读他的作品,解读他的作品,出版这册小书,是小东和我们出版人的初衷,只有认真解读莫言的作品,才能感觉到诺奖非莫言莫属也,当之无愧 。在这里还想说的是,感谢神农架林区朋友刘忠君、许贵国的帮助 。感谢郭小东老师和他的弟子们以作家、以文学、以文学史的担当精神,废寝忘食,创作出这本书稿,向他们致以内心的感谢! 对参与本书创作的作者在此一併致谢!他们是:薛诗倩阳雨薇姬婧瑛 惠黎平吴晓敏何腾飞张灵英颜少菊孙利迎曹彬彬 张福臣 2012.10.30于珞珈山序言1985年,在中国百年文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它在多个文学层面上,昭示着中国新文学的新开启 。此前,文学的拨乱反正,以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以及所谓改革文学简单的单质的文学运动,已告段落 。文学的基本问题,诸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等,虽然结论还不够明确,但其论争亦已基本冷寂 。社会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取代单质单向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权威地位,渐次成为文学创作共识,亦已成为事实 。文学的多元态势不但在创作实践中,有着不俗的成绩,在理论呼唤与建设上,也呈现了一种上扬的态势 。各种形态、各种方式、方法以及思潮特质明显的文学探索,也强劲地独自表现着自身 。意识流小说、心态小说、荒诞与狂欢等与心理学社会学联姻的小说模式或技法,也渐次露出水面 。诸种离经叛道的文学探索,也已不再探头探脑,而以登堂入室的姿态,呼着口号走上檯面…… 《小鲍庄》、《你别无选择》以及继后的《无主题变奏》、《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花非花》、《少男少女,一共七个》等,这些作品都发表于1985年 。它们各自在不同的探索中,呈现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开端 。而在此前,王蒙的一系列意识流小说和李陀等作家的现代主义文学论说也渐成气候 。而舒婷、食指、北岛、江河、杨炼等诗人的现代诗已热闹了好长一段时间,对之的论争与贬抑亦渐近尾声 。而甚嚣尘上的“歌德、缺德”等极“左”的文坛杂音,也已销声匿迹 。它们共同构筑着一个多元多向度的文学世界 。单纯用“主义”和“方法”,已经无法準确概括文学的走向与走势,也无力边界文学的明晰领地 。1985年,大面积的文学探索及其成果,使1985年的文学形势充满着强势的文学革命色彩 。而今回眸,一切都看得更加清楚 。莫言的《透明的红萝蔔》,不单是在这样的背景上出世,以今天的观点看,而其出世,潜伏着藏匿着一种预言与预期,这是当时的文坛无法预知的一种期待 。莫言也以此为起点,经过27年的实践历练,坚持修正态度,获得了让世界文学欣赏与肯定的文学结晶 。当时,评论界就已经注意到这样的情况 。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仅止于直观的批判是肤浅的,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对“文化大革命”的批判仅止于控诉与吶喊,最多亦只是对之作延长性的历史反问 。“文化大革命”在物质层面的残酷性及在形而下层面的惨烈后果,最终是可以也能够被时间所弥补的,正如战争的有形后果,很快将被修复,而其精神后遗症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治癒,有可能成为一种人类的精神痼疾而沉积到文化底层,成为文化潜伏在人类灵魂里面阴魂不散 。“文化大革命”的精神性危害,至今也还没有被更多的人明识 。《透明的红萝h》,在对“文化大革命”的精神性叙事上,是有着某种建设的价值与意义的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有担当的作家,首先关注的便是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而其命运的关注表达,更是针对农民的精神状态,农民的精神生活,鲁迅的小说,借知识分子形象及知识分子之口,对农民的精神命运,作了深度的剖析 。我们很少看到鲁迅小说中农村农民直接的残酷奴役,而其精神奴役正是鲁迅小说至关至切的问题 。闰土的麻木、祥林嫂的苦况、鲁四老爷迂腐中的残忍,等等,都是精神性的,而小说中形而下的生活细节,倒还不失民间生态的和暖温馨 。在莫言的小说中,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农村生活,这种生活的物质形态及其精神心态,在中国农村历史,农民命运链条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个特定岁月的特殊性,是前无古人,无史可鉴的 。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迫,以极端畸形的方式与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黑孩眼中,“文化大革命”中的农村农民是一些被消失了灵魂的生物,他们在正在被消失的瞬间,作着最终的抗争 。莫言真切地写出了这种无所皈依的心理和行为的日常细节,却又模糊写意地勾勒其精神轮廓 。这里的模糊是指生活本身的模糊性,以及农民处于那样的政治情态下,对自身命运的无所依傍,对历史的模糊认识以及对前途的无从明晰 。人处于荒凉的心灵狂野,沖洗自我和个体的沖洗,使那时的人们既生存于坚硬的真实之中,而又时时心有恐怖与疑虑,处于一种茫然与恍惚的焦灼,无从知晓自己的命运去路 。即便是小说里唯一予人温暖的姑娘菊子,留给黑孩的最后印象:“他朦胧地看到菊子姑娘的右眼里插着一块白色的石片,好像眼里长出了一朵银耳 。”在模糊的簇拥中不知所终 。小说没有告知所有人的结局,其终场式,仅仅是黑孩无限迷惘的眼睛,清澈如水的眼睛、水光潋滟的眼睛,两行泪水的眼睛 。他没有为世界留下片言只语,独自钻进了黄麻地,像一条鱼儿游进了大海:“扑簌簌黄麻叶儿抖,明晃晃秋天阳光照 。” 《透明的红萝蔔》充满着密集的现代主义元素,构成了现代主义的话语系列 。这于1985年的中国作家而言,不是一种共识也并不普遍 。莫言可说是一个异数 。这种异质性的文学尝试与此后的不懈坚持,是莫言的文学创作有可能经世并成为经典的原因与理由 。当现实主义文学主流依然强势之时,莫言小说的现代性已然表现积极同时充满着文学的自觉 。小说在叙述上其实已经构成了一种复调 。也即对话 。对话的成功表达,直接使叙述转化并实现为叙事,也即话语 。《透明的红萝h》主人公黑孩虽然在小说中不着一语,但在作者渐次展开的叙述中,黑孩所处的世界,和黑孩眼中,感觉中的世界也被更强烈地推出 。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现实混沌的物质世界,虚幻灵异的心灵世界及其映像,在叙述中不断交叉、重叠,堆垒成一种在叠加中不断生长的叙事 。现实与象徵,写实与想像,在各自滋长中,朝着相反的方向游动,两种不同的色彩与气象,绞合这相反相悖的力量,它们是如此的不同,却又在极端的殊异中紧密地绞合在一起 。力的抗拒所产生的不是相互排斥,而是更紧緻更畸形地绞扭在一起,形成小说绝奇绝美的形式结构,一个由真切的现实细部,和虚幻的诡谲的心灵异相,扭动着的结合体 。萝蔔地、地瓜地、黄麻地、铁匠铺、桥洞、河水、石匠、铁匠、孩子、姑娘等等,他们在权力之下扭曲生存的种种动作与言语 。他们在“文化大革命”政治重压下,在穷困的环境里的简单的追求,包括青年男女之间那种躲躲闪闪的抚摸抚慰 。他们对现状的态度基本上是顺从的 。作者意欲强调的也是一种农村生活的压抑感与奴役感 。而黑孩就全然不同 。在他的世界里,他是主动发问的 。他的兴趣在于他对世界及对自己的一种特殊看法,也即在于世界在主人公心目中是什幺?他在自己心目中是什幺?这是主人公感受世界的极其重要的根本性特徵 。他与世界交流或说观察世界的方式与常人不同 。他倾听声音,他看那些薄雾;他知道菜园和地瓜的归属,他想着那些紫色的叶片,在一瞬间变成井中水,黄麻也变成了水;麻雀变成了绿色的翠鸟;他的脸碰破了路,而本来应该是路碰破了脸;水很硬,顶得他趔趔趄趄;蚂蚱扇动翅羽的声音像火车过铁桥,火车在他梦中,是一个独眼的怪物;他听到自己的骨头“咯嘣咯嘣”地响,他正和一棵沙地上的蒺藜作战;他眼睛一遍遍地抚摸红炉,阳光捂住了他的眼…… 在现实世界中,黑孩被驱赶被压迫被奴役:在心灵世界 。黑孩是主动的,他主动主观地由所欲为,他听到色彩,他看到声音,他变形了常态,他放长了细节 。他的目光和他的生命状态一样,是自由的、飞翔着的 。他尽情地无拘约地感知、感觉、感悟着世界的同时,世界在他心目中无限度地扩大扩充扩展着 。世界向他开放着一切他所期待的,而他对世界的一切举动包括目光,又都是进行着却永远未完成的 。他对世界充满着怜恤的欲望 。小说以黑孩对世界的内在对话,以及他与现实世界的对峙,来完成对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的客观评述,而这种客观评述又依赖于一个孩子对它的主观感受 。所有人物的命运,无一不归于黑孩的目光逡巡与审度之中 。“对话的结构原则到处同是一个 。到处都是公开对话的对语与主人公内在对语的交错、呼应或交锋 。到处都是一定数量的观点、思想和语言,合起来由几个不相融合的声音说出,而在每个声音里听起来都有不同 。作者要表现的,恰恰是一个主题如何通过许多不同声音来展示(巴赫金《对话与访谈》) 。” 这些不同声音,也许来自作者,也许来自小说其他人物,也许来自黑孩,也许来自上述全部综合而归置出来的和声 。当大部分作家依然沉浸于现实主义创作氛围和技法,最多亦在五四小说的独白型创作方式中徜徉着,1985年,莫言于一种自觉寻觅中,实践了对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最初构想 。在他的小说观念中,价值取向的现代性思考,使他在注重画面的写意性传统的同时,悟觉了现代主义观念的中国式想像 。他在1985年的访谈中说:“构思时挺省劲的,写作时没什幺顾忌 。……有一天凌晨,我梦见一块红萝蔔地,阳光灿烂,照着萝蔔地里一个弯腰劳动的老头,又来了一个手持渔叉的姑娘,她叉出一个红萝蔔,举起来,迎着阳光走去……那种神秘的情调,使我感到很振奋 。其他的人物、情节,都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写作的非功利性,写实的非现实性,写意的象徵性,以及生活本身的模糊性和不明确性等等,都使他的文学观念转移更迫近现代性的文学要求 。他在淡化时代的政治背景同时,予小说的背景于泛时间的性质,使小说主题更其广延:“秋天的一个早晨”,没有写明是哪年秋天,诚如鲁迅的《祝福》开头:“旧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莫言在小说背景时间的处置上,无形中把小说中发生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边界拆除了,从而广延了主题的价值指向:指向了所有的人类时间,成为人类的普遍行为和精神追索 。郭小东 201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