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蛙科动物 牛蛙( 三 )


一种蛙科动物 牛蛙

文章插图
虎纹蛙放生危害1、蝌蚪气泡病患病的蝌蚪 , 身体膨胀 , 仰游在水面 , 肠内充满气体 , 严重时很快死亡 。病因是水中溶氧过饱和 。流行期:主要在夏季 。防治:对蝌蚪池中的水质要注意检查 , 水生植物过于繁茂的池 , 应经常注入新水;发生气泡病后 , 应将漂浮的蝌蚪捞置于新鲜水中暂养 , 停食1~2天 , 并用食盐水均匀泼洒(终浓度为4g/ ?) 。2 蝌蚪出血病多发生于即将长出后肢的蝌蚪 , 腹部肛门附近及尾部有出血斑块 , 并在水面打转 , 腹部有血水流出 。流行期:6~8月 , 病因未明 。防治:清塘消毒,调节水质, 保持水质清新 。每隔 7~10天用二氯氰脲酸钠、二氧化氯或其它消毒剂全池泼洒 。3 锚头鰠病锚头鰠寄生在蝌蚪的体表 , 寄生处充血、发炎、肿胀 , 寄生多时 , 蝌蚪焦躁不安 。病因:锚头鰠 。流行期: 四季均可发生 。防治:进行综合预防 。方法是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终浓度为 0. 5 ~ 0 . 7g/ m3), 每隔 1 周左右泼 1次药, 连泼 2 ~ 3 次 。4 车轮虫病蝌蚪被大量车轮虫寄生后, 食慾减退, 呼吸困难, 单独游动, 动作迟缓, 若不及时治疗, 会引起大量死亡 。病因:病原体是车轮虫 。流行期: 5 ~8 月 。防治: 此病多发生在密度大的池中 。减少养殖密度 , 扩大蝌蚪活动空间 , 即可避免此病发生 。发病初期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 。(终浓度为:硫酸铜 0. 5g/m3 , 硫酸亚铁 0.2g/ m3) 。5 红腿病红腿病是牛蛙在幼蛙和成蛙阶段的主要病害 。腿底侧、后肢、腹下皮肤有红点或红斑, 或呈瀰漫性红色 。有的病蛙指、趾有不同程度的发炎或皮肤溃烂 。腹部膨胀 , 伴有水肿或肝炎、肝坏死等病 。病因:嗜水气单胞菌 。流行期:5 ~ 10 月 。防治:幼蛙和成蛙养殖密度要适量 。每周用漂白粉或硫酸铜全池泼洒消毒, 保持良好水质 。用食盐水浸泡病蛙, 每次 10 分钟 , 每 2 天重複 1 次 。对病蛙要隔离治 , 防止传染 。或用 20 %磺胺脒溶液浸泡 15 分钟 , 病情严重者可浸泡 2 天 , 即可治癒 。也可用氟哌酸泼洒 , 池水终浓度为 0 .05~ 0.1g/m3 。6 烂皮病刚发病时 , 牛蛙的头部皮肤失去光泽, 出现白花纹, 接着表皮层脱落, 露出背肌, 后扩展到躯干, 以至整个背部 。重者皮肤腐烂脱落 , 肌肉裸露 , 扩展到全身 , 拒食 , 不爱活动 。病因:长期摄食单一饵料 , 缺乏维生素所致 。流行期:春、秋季 。防治: 以预防为主 。在养殖的过程中, 饵料要多样化 , 并可用新鲜小鱼餵养治疗 。在饲料中适当补 V A 和 VC , 在病蛙饲料中添加抗菌消炎药 。7 胃肠病( 腹水病)
一种蛙科动物 牛蛙

文章插图
牛蛙的笼养四肢无力 , 不活动 , 也不摄食 ,  肠道不同程度的充血发红 , 腹腔积水 , 腹水呈黄色或红色 。病因:气单胞菌和链球菌 。流行期: 5~8月 。防治:保持良好水质 , 饲料要新鲜 。水池要用二氯脲酸钠或表面活性剂消毒 。病蛙用酵母片饲喂 , 每日 2次 , 每次半片 , 连餵 3 天 。8 旋转病发病初期 , 病蛙在水面作间歇性旋转 , 随后出现头部向一侧歪斜 , 眼球突出 , 失明 。成蛙、亲蛙在出现症状后 2 ~ 3 天死亡 。蝌蚪患病时 , 腹部膨大 , 腹部、后肢有出血斑点 , 在水中旋转式仰游 , 随后死亡 。病因:脑膜炎脓毒性黄桿菌 。流行:主要发生在夏季 。蝌蚪、幼蛙、成蛙均可发生 。防治:用生石灰将池水 pH 调至 7.5~8.2 , 再用红霉素全池泼洒 , 有一定的效果 。牛蛙养殖的病害较多 。卵及蝌蚪阶段敌害是以水生昆虫类的幼虫、成虫、幼蛙及鸟为主;成蛙的敌害主要是以兽类、爬虫类为主 。各种疾病的预防并不难 , 只要注意控制好水质 ,  保证饵料的质量 ,  加强管理 , 就可将发病率降至最低 。饲养管理幼蛙的饲养1、幼蛙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