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波拉诺( 二 )


罗伯特·波拉诺

文章插图
但是线索逐渐变得模糊 。他们无法跟蹤到Archimboldi , 在污秽的工业化的墨西哥城 , 他们感到孤独和迷茫 。空气中似乎仍有带着启示的气味 , 但是那真实的作品却无处可寻 , 仿佛主人随手将它放在了另一件衣服的口袋 。在这个令人紧张的时刻 , 第一部分戛然而止 。关于这本Archimboldi的着作 , 波拉诺没有告诉太多 , 除了标题 。之后的几部分 , 气氛开始没那幺紧张 。《2666》笔锋一转 , 开始关注SantaTeresa一位哲学教授的心理世界 , 这位教授可能将逐渐变得疯狂 。之后 , 作者又变换了一种文风 , 讲述一位从纽约来到SantaTeresa报导一场拳击比赛的采访人员的奇闻轶事 。在“关于犯罪”的第四部分 , 通过波拉诺描述的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分支 , 读者终于可以逐渐了解到他想要表达的真实主题:SantaTeresa及周边地区数百名妇女被匪徒姦杀 。第四部分对这些令人髮指的案件进行了详细描述 , 甚至包括作案用的尼龙绳和擦拭血迹的纱布等 , 此外还刻画了一名负责此案的侦探 , 以及这个案件的最大嫌疑人 , 体型高大的德国人KlausHaas 。这是一个在地狱一般的地方发生的案件 , 是对作家想像力和勇气的呈现 , 也是对读者承受力的考验 , 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第五部分 , Archimboldi终于现身 , 我们也终于得以有一种在类似主显节上赎罪之后的解脱感 。《2666》的世界无法挽救地支离破碎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批评家都不会用活泼或惊险这样的字眼来描述《2666》 。活泼或惊险不是波拉诺的风格 。他着迷于悬疑神秘案件 , 以及那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细节——事实上这些细节确实无关紧要 。他喜欢花大笔墨刻画一些仅出现一次的人物形象 , 就像那些令人难以忘记的简易素描 。如果那三个去寻找Archimboldi的人在宾馆里度过了一个晚上 , 你很难指望波拉诺能够在10页纸内结束那段旅程 , 他会细细描述他们每个人的梦境 , 并且让人眼花缭乱 。这种风格常使人感到精疲力尽 。波拉诺经常被人们同豪尔斯·路易·博尔赫斯相比较 , 但是博尔赫斯永远不会写出《2666》这样庞大的作品 , 他也许会写作一个短篇小说 , 精心但简短地讲述一个疯狂谈论如何写作《2666》的人 , 然后给这部小说起名为《一天》 。然而 , 《2666》虽然让人感觉浪费了许多笔墨 , 它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逻辑和自己的力度 , 这些东西渐渐在你毫不知觉的情形下占据上风 , 让你读起来欲罢不能 。这是一本危险的书 , 你也许会迷失其中 。波拉诺在发问 , 作为形式和内容综合体的艺术 , 如何去反映这个既不被形式也不被内容所庇佑的世界?难道这世界只是个污水坑?在《2666》的第二部分 , 那位名叫Amalfitano的哲学教授 , 重新创作了MarcelDuchamp的一部已经完成的艺术作品 , 他把一本几何教材用一根绳子吊在房间外面 , 希望日晒雨淋能够将教材中的图表破坏掉 。他长时间地盯着这本书 , 陷入沉思 , 仿佛现实正在入侵那个无法描述的世界 。这并不是波拉诺最成功的画外音 , 但它却是《2666》自身的最佳隐喻:“无法携带的画面” , 教授形容那些已经被侵蚀的图表 , “支离破碎的画面 , 碎片 , 全是碎片” 。这就是这部小说想要表达的毁灭 , 但毁灭同时也是救赎 。因为一本整齐有序的书 , 如果只有信号而没有噪音 , 就不能被称作一本真正的书 。无可否认 , 这本谜一般、未完成的小说带有深深的波拉诺印迹 , 它从另一种语言翻译过来 , 像被主人遗弃的孤儿 。波拉诺描述的世界将他自己排除在外 , 我们必须在波拉诺缺席的情况下阅读他的作品 。但是 , 用一种悲剧且矛盾的方式 , 波拉诺的去世帮他完成了这部作品 , 让我们悟出 , 原来这种无序、无根的状态正是《2666》的主题 。如果波拉诺能够告诉我们更多 , 情况将会如何?他将提供给我们何种充满智慧的结局?当Amalfitano盯着那本已经被毁坏的几何学教科书时 , 他幻想着自己遇见了一位19世纪的哲学家 , 这位哲学家躺在病床上 , 即将死亡 。Amalfitano向他请教人生的意义 , “他将如何回应呢?”Amalfitano想知道 。“要快乐 。要活在当下 。要善良 。或者乾脆问问你自己:你是谁?你在这里做什幺?离开吧!”创作情况10年出版10部长篇 。罗伯特·波拉诺1953年出生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 父亲是个卡车司机和拳击手 。在波拉诺还很小的时候 , 他们全家搬到了墨西哥城 。波拉诺年轻时曾回过一趟智利 , 但是非常短暂且失败 。他参与左翼活动 , 被皮诺切特当作激进分子抓进监狱 , 幸好狱警是他以前的同学 , 才被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