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

文章插图
棠樾牌坊群棠樾牌坊群,位于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棠樾的七连座牌坊群,不仅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历史,同时亦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见证 。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
【棠樾牌坊群】1996年,棠樾牌坊群被国务院公布列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基本介绍中文名:棠樾牌坊群
级别批次: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地区:安徽省黄山市
批准文号:国发〔1996〕47号
批准单位:国务院
编号:141-63
时代:明、清
地理位置:歙县郑村镇
开放时间:7:30-17:30
景点级别:AAAAA级
建设沿革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慈孝里坊,牌坊龙凤板上“御製”二字,意味着该坊乃皇帝从国库里拿出银子建造 。明弘治年、清乾隆、同治、光绪年间多次整修 。
棠樾牌坊群

文章插图
棠樾牌坊群石刻明嘉靖(1552—1567年)初年鲍灿坊初建,为四柱三间一楼,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重修 。旌表明弘治年间孝子鲍灿 。明天启二年(1622年)建鲍象贤坊,旌表鲍象贤镇守云南、山东有功所建 。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8年)建鲍文渊妻坊,因旌表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劲三冬”、“脉存一线”而建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建鲍文龄妻坊,为了旌表年青就守寡的节女而立 。清嘉庆二年(1797年)建鲍逢昌坊,为旌表孝子鲍逢昌而建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建乐善好施坊,旌表鲍漱芳和其子鲍均行善建成这座“乐善好施”义字牌坊 。。建筑特点棠樾牌坊群结构布局都採用严格的中轴对称手法,给人以稳重感,在视觉的焦点处加以强调,精心雕刻 。牌坊群两侧保留了永久农田,四周没有构造物,远眺牌坊群,七座牌坊仿佛从农田“拔地而起”,显得格外突出 。牌坊群位于棠樾村口,其周围的农田、树木、池塘、河流及人工环境(如古桥)等构成了完整的村落外部环境,反映了古代村落选址、建设所遵循的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
棠樾牌坊群

文章插图
棠樾牌坊群棠樾牌坊群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每座牌坊的建筑风格确混然一体 。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採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 。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拨 。既不用钉,又不用铆,石与石之间巧妙结合,可历千百年不倒不败 。文物遗存牌坊鲍灿孝行坊鲍灿坊,为卷草纹头脊式,4柱3间,坊阔9.54米,进深3.54米,高8.86米,鲍灿孝行坊牌坊挑檐下的“龙凤板”上镶着“圣旨”二字,横樑正反各有一对浮雕雄狮,额题“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 。《歙县誌》记载:鲍灿读书通达,不求仕进 。其母两脚病疽,延医多年无效 。鲍灿事母,持续吮吸老母双脚血脓,终至痊癒 。他的孝行感动了乡里,经请旨建造此坊 。又因为他教育子孙有方、被皇帝“荣封三代”,并特地为其祖父立坊 。由于鲍灿的曾孙鲍象贤是工部尚书,所以皇帝赠鲍灿“兵部左侍郎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