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重庆的地域文化 巴蜀文化( 五 )


四川、重庆的地域文化 巴蜀文化

文章插图
地方特色舞蹈土家族主要分布于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等县,人口总数在100万左右 。其族源来源于巴人,主要是巴郡南郡蛮中的广廪君之后和被称为长沙武陵蛮的盘瓠之后 。由于他们居位在西、辰等五溪上,故古时又称为五溪蛮 。土家族近代的风俗习惯大体与汉族相同,崇拜祖先,信仰多神,特别崇拜土王 。土家族有语言,但无文字 。土家族能歌善舞,他们传统的摆手舞、龙灯、狮灯、花灯、跳香、民歌、号子、打闹等均享有盛名 。传说土家的摆手舞来源于周武王伐纣时巴人军队的“前歌后舞”,即汉代着名的巴渝舞 。土家族文学上的成就是有名的“竹枝词”,曾对盛唐以后的中国诗坛产生过重要影响 。土家族戏剧也很有特色,在酉水流域,流传着土家族的傩愿戏(又叫傩堂戏);在石柱一带流行着一种源于傩戏而又不同于傩戏的“土戏”。在土家地区,往往土家与苗族、汉族交错而居,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酉阳、秀山、黔江和彭水则是土家族和苗族联合组成的自治县 。重庆的苗族源于古代的“五溪蛮”和“黔中蛮”,和土家族、汉族长期和睦相处,创造出了有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乾栏式的“吊脚楼”民居和建于江河上的风雨桥、土花被面、蜡染织品、油茶汤、糯米糍粑、油香粑、极酸的泡菜,以及苗家的“踏月”歌舞,都有独到的特色,享有盛名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最早是河煌地区的牧羊民族,以后向东向南迁徙,是华夏族的主要族源之一, 也是古代蜀族和今天藏族、彝族的主要族源 。它们大部分融合到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之中,只有在四川的岷山 地区保留了全国唯—一块羌族聚居区,这包括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以及绵阳市的北川县。其中以茂县羌族集中聚居最多,占全部羌族人口总数的60% 。羌族具有独特的物质文化成果和民族风情,绵延几千年而不间断,被称为中国各民族演化史上的一个“活化石 ”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至今仍存的碉楼、栈道和溜索等建筑形式 。碉楼在羌语里叫做“邛笼”,“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着名的有茂县黑虎乡的群碉、明嘉靖年间修筑的桃坪碉 。栈道在羌族地区的特色是险峻,茂县较场一带的栈道遗蹟,传为是蜀人的祖先蚕丛氏的遗作 。溜索古称“窄”,是用于渡河的竹 索,羌族中心区茂县古有“绳州”的设定,其名称即来源于古羌的绳桥 。现存的历史文物中,以横架于滔滔服江之上、长达100多公尺的茂县石鼓 “鸳鸯溜”最为着名 。羌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里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有蚕丛和大禹的遗蹟 。“禹兴于西羌”,汶川刳儿坪和茂县石鼓乡(原名石纽乡)以及北川的石纽,都有大禹诞生的纪念地 。茂县县城名“凤仪镇”,也是源于歌颂大禹的“凤凰来仪”的古语 。在茂县维城乡有蜀汉大将姜维修筑“维城”的遗说 。叠溪本为古蚕丛重镇,因地震而变成今日风光秀丽的地震湖 。
四川、重庆的地域文化 巴蜀文化

文章插图
巴蜀文化 羌族的民俗亦很有特色,至今保留着白石崇拜习俗,户户羌寨庄房都供奉白石 。羌笛传自远古,各种歌舞欢快 多情,羌族服饰有独特的魅力 。其民族着名节日有羌历年、祭山会、牛王会,娱乐活动有跳莎朗舞、爬天桿、 射兽馍、放索套 。其它如挑花刺绣、云云娃、喝咂酒等,都可令人享受羌族文化的独特风情 。羌族地区盛产花 椒,“茂椒”至今仍是烹好川菜的重要调味品 。在川滇交界的高原上,有一片秘境似的地方,叫泸沽湖 。围绕泸沽湖生活着古老的摩梭人 。十多年前他们还保留着古老的母系大家庭和走婚制的习俗 。“舅掌礼仪母掌财”,子女不归父系,而归母亲和舅舅抚养 。母亲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子女永远生活在母亲身边,夜晚才接待自己的“阿注”即情人 。这种走婚制叫做“阿夏婚” 。摩梭人每年最隆重的是朝山节,朝拜湖中最高的神山——格姆女神山 。摩梭人的族属还无定论,可能源于古羌族中的旄牛羌 。新旧《唐书》有“东女国”的记载,就是今天摩梭人的祖先 。沪沽湖至今是环境未受污染的自然奇景,永远湛蓝的天,永远碧绿的水,穿梭自如的猪槽船,夜晚山月下走婚的阿注,构成静秘的“ 母系王国”风情画,被人们称为“人类母系社会文化的活化石”,是“至少生活在创世之梦中的世外桃源” 。白马人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平武县和南坪县以及甘肃文县部分地区,总计1万余人,平武县白马乡是最大的聚居区 。这一带也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的故乡,置有王朗、白河等自然保护区 。白马人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男女老少都头戴白色盘形毡帽,上插白鸡毛或锦鸡毛,其服饰较羌族绚丽得多 。住房大部分是板屋土墙,其丧葬仪式是夏秋土葬,冬季火葬 。每逢年节或喜庆日,要跳“十二相”,头载牛、马、羊、狮、虎、鸡、孔雀、狗等木雕面具,锣鼓伴奏,载歌载舞,意在祈求平安,这是白马人最重要的民众性娱乐活动 。白马人现族属为藏族 。但学术界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从其族源看,与古老的氐羌系有渊源关係,很有可能是古老的氐族先民留存在今天的唯一的尚能聚居存俗的后裔 。在古今都是多族共居的巴蜀地区,若干古老的风习一直流传至今,各种古风余韵成为了如今巴蜀风情的组成部 分 。传说蜀国望帝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所以在巴蜀地区长期有 “农时先祀杜主”的风俗,不少农村建有 “杜主庙” 。根据《华阳国志·蜀志》的记载,杜宇失国后,隐居西山,其魂魄化为杜鹃鸟,常因思念故国而啼叫出血来,以至洒满了山野的杜鹃花 。这个“杜鹃啼血”的故事一直在蜀人中流传,李商隐有“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名句歌吟这个故事,而蜀人拜杜鹃的习俗至少在西汉以前就已经存在 。唐代杜甫在四川也记载了对于杜鹃“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的习俗 。至今仍完整保存在郫县近郊的望丛词,是蜀人祭礼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的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