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故里


蔺相如故里

文章插图
蔺相如故里【蔺相如故里】蔺相如虽然是着名的历史人物 , 但司马迁在《史记·蔺相如列传》里 , 关于他的籍贯仅有“蔺相如者 , 赵人也”等寥寥数语 。司马迁的语焉不详 , 令蔺相如的籍贯、故里、墓葬和后裔等问题 , 都成了后世的未解之谜:河北人认为河北邯郸的蔺家河村是蔺相如的故乡 , 山西人认为他的故里在山西省古县蔺子坪村 ,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 , 蔺相如故里在河南安阳县许家沟乡古相村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蔺相如故里
着名景点:蔺相如故里
相关人物:回车巷 
传说1:水冶西南l公里的许家沟乡古相村
传说2:山西省古县蔺子坪村
传说3:邯郸市丛台区
相关人物蔺相如(公元前315——前247年) , 战国时期赵国上卿,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 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在强秦意图兼併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 , 他不仅凭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 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 , 更难得的是 , 他有容人之量 , 以大局为重 , “先国家而后私仇” , 是一位胸怀广阔的政治家 。蔺相如的事迹被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写得栩栩如生 , 广为后代传颂 。《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被收在中学的课本里 , 描写这位古代的智勇之士如何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和他如何顾全大局、忍让将军廉颇 , 从而实现“将相和”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 , “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义愤填膺”、“怒髮冲冠”、“面不改色”、“智勇双全”、“完璧归赵”、“不辱使命”、“大局为重”、“顾全大局”、“负荆请罪”等成语 , 都是用来形容蔺相如崇高精神、高尚品德的辞藻 , 可见这位古代杰出人物的影响如何深远、巨大 。蔺相如虽然是着名的历史人物 , 但司马迁在《史记·蔺相如列传》里 , 却仅仅记有“蔺相如者 , 赵人也”等简单文字 。司马迁的语焉不详 , 让蔺相如的籍贯、故里、墓葬和后裔等问题 , 都成了后世的未解之谜 。关于蔺相如故里的说法有三个 , 河北人认为河北省邯郸的蔺家河村是蔺相如的故乡 , 而河南人说蔺相如出生在安阳的古相村 , 山西人则认为他的故里在山西省古县蔺子坪村 。但不论哪里的人 , 最终都无法提供让世人信服的实物资料或有力的推断证明 。河北邯郸说据资料载 , 蔺相如幼年曾因水灾随母逃荒到磁县羌村 , 长大后在赵国为相 , 晚年病逝后葬于羌村 。蔺相如在赵国几十年 , 在赵都邯郸周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 。如:中华街南门里社区的“蔺相如回车巷”;邯郸县西南6公里处蔺家河村的“蔺相如故宅”;邯郸西南16公里处的“蔺相如墓”;丛台公园湖水北岸的蔺相如祭祀重地“七贤祠”;蔺相如后裔明以后的北方祖源地磁县北贾璧乡北贾璧村等 。这些成为后人缅怀先贤 , 启迪心灵的珍贵古蹟 。关于蔺相如生前在邯郸的记载 , 司马迁在《史记》中已着述甚详 , 蔺相如在邯郸的主要遗蹟记述如下:将相和遗址:回车巷回车巷 , 位于邯郸市丛台区串城街社区 , 为战国时赵国内城南门里路西 。战国时赵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 。该巷呈东西走向 , 巷宽2.3米 , 为古代一车之距 , 巷深约300余米 , 两旁原有官邸住户二十余家 , 后因历代移迁 , 城市改造 , 将西段拆除 。现仅存东端75米左右 , 两旁新建古建院落约十余户 。回车巷在此处 , 历史上的地方志多有记述 。据明·万曆《邯郸县誌》载:该巷于明代万曆十二年 , 邯郸知县肃察曾在巷墙上镶有“蔺相如回车巷”石刻 。宽0.97米 , 高0.49米(1957年修民房时将石刻取下镶在水泥座内 , 文革中被毁) 。清·雍正《邯郸县誌》亦载:“回车巷 , 在南门里 。世传蔺相如引车避颇于此 , 故名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 杨肇基撰《邯郸县誌》中也有回车巷在南门里的记载 。现回车巷东头南侧 , 于1981年 , 由市政府拨款在原墙镶石刻处建一碑坊 。该坊背依西墙 , 双檐青瓦 , 石柱擎顶 , 青石为基 , 通高4.5米 , 南北宽2.3米 , 进深0.55米 , 基宽0.75米 。坊内置放回车巷纪念碑 , 碑高1.63米 , 宽1.1米 , 厚0.27米 。汤振宇撰文 , 李守诚书丹 , 张水旺镌刻 。碑坊两檐之间上面墙面上镶有石刻横额“蔺相如回车巷”六字 , 为原河北省省长李尔重书 。邯郸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后 , 就开始恢复赵国时期的有关名胜 , 将回车巷所在地的原赵国古“御街”规划为古赵文化一条街 。该街从邯郸书院始 , 到南门外菜市 , 全长约2华里 , 已陆续启动建设 。现除回车巷东段已全部完成古院落重建外 , 并将其对面闢为20米×15米的回车巷文化广场 。广场西与御街相通 , 东、南、北三面古式两层楼阁已建成 , 为书画 , 工艺、文具、赵特色纪念品等商行 。蔺相如故宅—蔺家河村蔺家河村 , 位于邯郸市西稍南十公里处 , 属邯郸县蔺家河乡管辖 。该村民间传为蔺相如故里 , 但方誌记载为故宅 。清·雍正《邯郸县誌》载:“邑地 , 有蔺家河 , 蔺家河村 。”“传为蔺相如故宅” 。民国二十八年 , 杨肇基撰《邯郸县誌》载:“蔺家河 , 在城西南二十里 , 亦村名 。相传为蔺相如故宅”“蔺氏族人曾聚居此地 。”今《邯郸地名志》(1984年)载:蔺家河 , 位于县人民政府14.5公里处 , ……相传 , 战国时 , 赵相蔺相如故宅即在此村 。又因村旁有一河流 , 故名蔺家河 。据旧县誌载 , 蔺相如故宅在城西南 。清同治年间 , 邯郸县令英棨曾作“蔺相如宅”诗 。现蔺家河村东南隅的关帝庙旁 , 仍有清、民国时的古宅院 。村民介绍说是蔺相如故宅所在地 。该村虽名为蔺家河 , 但无一蔺姓人家 。据传 , 秦灭赵前 , 蔺家河的蔺相如后人按照蔺相如嘱託 , 为逃避秦兵的追捕 , 全部更作他姓 。但事实亦非一说 , 现该村关帝庙内仍有明时重修关帝庙的功德碑 , 碑上镌有不少蔺姓人捐资名单 。村民说 , 这可能是逃到外地的蔺家河蔺姓人家对故乡修庙的捐款 , 但也不排除当时村上有蔺姓人家居住 。磁县羌村蔺相如庙蔺相如庙坐北朝南 , 前面有小溪咕咕流过 , 环境清幽 , 是个风水极好的地方 , 庙宇呈三进院落 , 即戏楼所在地的前院(戏楼院) , 享堂所在地的中院(庙院)和墓冢所在地的后院(墓院) , 占地面积约五亩 , 建筑三十余间 。第一进院是前院 , 迎面的第一座建筑物 , 就是古戏台 , 东西长十五米 , 南北宽十米 , 台下有一劵洞 。因其临河而建 , 南侧的台基立面约五、六米高 , 甚为雄壮 。穿过券洞 , 沿主神道进入中院 , 首先看到的是高大宏伟、金碧辉煌的山门 , 山门是一个複合型的建筑 , 它把古代经典的牌坊和传统的卷棚式过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山门的正额“蔺相如庙”四个鎏金大字为当代书坛副主席刘炳森所书 , 而山门正厅两侧的楹联 , 更是书文并茂 , 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所书:“精忠贯日月 , 一代名相安社稷;肝胆照河山 , 千秋正气满乾坤 。”;中国着名书法家卢中南先生所书的“名相卧太行 , 千秋功绩垂青史;琼宇祠先贤 , 八方黎庶乐尧天”楹联 。跨九级石阶 , 进入山门 , 则为中院 , 亦称为庙院 。主建筑为赵上卿蔺公相如的享堂大殿 , 面阔明三暗五 , 进深三间 , 南有前廊 , 北有后厦的硬山式连体建筑 。穿过享堂 , 沿阶而下 , 或从享堂两侧 , 均可进入墓地院落 。这里就是千古名相的长眠之地 。磁县羌村蔺相如墓蔺相如墓 , 位于磁县南城乡的前羌村 , 属邯郸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原墓地面积约20余亩 。自南向北有戏楼、山门、香亭、享堂、墓碑、墓冢等 。蔺相如墓冢呈圆形、封土高约十余米 , 周长约100余米 , 四周古柏虬松 。后因自然、政治、经济诸因素 , 墓地逐步变小 , 享堂屡建屡毁 , 先贤遗址 , 倍感沧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