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区


虎丘区

文章插图
虎丘区【虎丘区】虎丘区隶属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东临石湖和京杭大运河,与姑苏区友新街道、三元街道、白洋湾街道以京杭大运河为界,与姑苏区虎丘街道,相城区黄桥街道毗邻;南与吴中区越溪街道、木渎镇、藏书镇、光福镇接壤;西及西北濒太湖;北与相城区黄埭镇、东桥镇、望亭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332.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61万人(2017年末),辖4个街道、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东渚街道科普路58号 。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虎丘区辖区内,与虎丘区政府机构合署办公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虎丘区
外文名称:Huqiu District
别名:苏州高新区、苏州新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江苏省苏州市
下辖地区:4个街道、2个镇
政府驻地:东渚街道科普路58号
电话区号:0512
邮政区码:215004
地理位置:苏州城区西部
面积:332.3686平方公里
人口:59.61万人(2017年末常住人口)
方言:吴语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着名景点:太湖、石湖、上方山、白马涧、苏州乐园等
火车站:苏州新区站
车牌代码:苏E、苏U
行政区划代码:320505
建置沿革约公元前1100年 ,周族首领古公亶父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避至江南,建立勾吴 。公元前585年,泰伯十九世孙寿梦为吴王,在位期间于今苏州平门外西北二里(即虎丘乡苏站村)营建宫室、城廓 。秦始皇帝三十五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至吴地,适有白虎蹲于闾丘被逐西遁,“走廿余里”处(即今浒墅关)虎失蹤影 。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年)孙权建瑞光塔于娄葑地区南园村西 。此为江苏省内建造最早的塔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吴州为苏州,以姑苏山得名 。开皇十一年(591年)苏州、吴县治所迁徙至横山新郭(至今该地仍称新郭) 。唐,武德三年(620年)隋末农民军余部李子通进攻吴郡,郡守沈法兴弃城溃逃,李占据新郭城 。武德七年(624年)苏州、吴县治所迁回苏州城内 。宋,建隆二年(961年)动工于后周显德六年(959年)的云岩寺塔(俗称虎丘塔),在虎丘山顶竣工,为八角形仿木结构,楼阁式砖身木檐宝塔,共7层 。明,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明代着名书画家、文学家唐寅(1470-1523年)卒 。葬于城内桃花坞準提庵后 。寅曾中乡试第一名,世称唐解元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帝首次南巡 。十月二十六日经浒墅关抵苏,二十七日至虎丘 。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四十六年康熙帝再度抵苏,皆登虎丘 。第六次上虎丘时,御笔亲题“虎阜禅寺”匾额 。民国元年(1912年),苏州改称吴县,长洲、元和两县,併入吴县 。郊区各乡镇均属于吴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8月,吴县实行区、乡镇制 。横塘乡属吴县第二区;虎丘乡分属第二、六、十二区;长青乡分属第一、二、六区;浒墅关镇属第一区 。1949年,苏州解放 。近郊农村分7个乡,分别隶属市东、南、西3区管辖 。1951年,由吴县划出城东、城西两区组成苏州市郊区 。1960年7月,横塘人民公社划归苏州郊区 。1983年,恢复横塘乡建制 。1983年,撤横塘乡建横塘镇 。2000年1月5日,民政部批覆将苏州市郊区更名为虎丘区 。行政区划2017年10月,苏州西部生态城管理委员会(苏州西部生态城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苏州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与镇湖街道实行“区街合一”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11月,撤销东渚镇,以原东渚镇行政区域设立虎丘区东渚街道,东渚街道办事处驻西渚社区渚镇路2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