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记


虎丘记

文章插图
虎丘记《虎丘记》是明朝文学家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中的代表作 。袁宏道任吴县令时曾六次游览虎丘,两年后辞官时,又故地重游写出《虎丘记》 。
【虎丘记】该文记述了中秋夜苏州人游虎丘的情景,其中写得最精彩的是有关唱歌的场面 。从开始“唱者千百”到最后“壮士听而下泪”,层层深入,情景交融,把读者引入到一个若有所失,但更有所得的境界里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虎丘记
创作年代:明代
作品出处:《袁中郎集笺校》
文学体裁:散文,文言文
作者:袁宏道
作品原文虎丘1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2,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3,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 。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4,无得而状 。布席5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分曹部署6,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7自别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8,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9 。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10,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11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12深不可测,飞岩如削 。千顷云13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 。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 。面北为平远堂14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15一点在望 。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16谋所以复之,欲祠17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 。山川兴废,信有时哉!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18同登,迟月生公石19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20!”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 。虎丘之月,不知尚识21余言否耶?注释译文词句注释1.虎丘:山名,苏州名胜之一,位于苏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胜古蹟 。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在这里,三日有虎来踞其上,故名 。2.下迨(dài)蔀(bù):屋下至小户人家 。迨:及,至 。蔀屋:穷苦人家昏暗的屋子 。3.交衢(qú)间:指路边 。4.雷辊(ɡǔn):雷的轰鸣声,这里指车轮滚滚声 。5.布席:安设筵席 。6.分曹部署:分批安排 。曹,成对 。7.妍媸(chī):美和丑 。8.瓦釜: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瓦釜即瓦缶,一种小口大腹的瓦器,也是原始的乐器 。这里比喻低级的音乐 。9.属(zhǔ)而和(hè)者,才三四辈:随着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 。10.竹肉:《世说新语·识鑒》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答曰:渐近自然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肉指人的歌喉 。11.荇(xìng)藻:两种水草名 。这里用以形容月光下树的枝叶影子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2.剑泉:在虎丘千人石下,相传为吴王洗剑处,又称剑池 。13.千顷云:山名,在虎丘山上 。另有山有上亭子,名为千顷云的说法 。天池:山名,又名华山,在苏州阐门外三十里 。此句说千顷云得天池等山作为它的几案 。14.平远堂:初建乾宋代,至元代改建 。15.虞山:位于江苏常熟市西北 。16.江进之:名盈科,字进之,桃源(今属湖南)人,万曆二十年(1592)迸士,时任长洲(与吴县同治苏州)知县 。与作者友善 。着有《雪涛阁集》 。17.祠:祭祀 。韦苏州:唐诗人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 。白乐天:唐诗人白居易,曾任苏州刺史 。任上曾开河筑堤,直达山前,人称白公堤,即今山塘街 。18.方子公:方文馔,字子公,新安(今安徽黄山市歙县)人 。穷困落拓,由袁中道荐给袁宏道,为袁宏道料理笔札 。19.生公石:虎丘大石名 。传说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尝于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柴经》,群石为之点头 。20.如月:对月发誓 。“有如”或“如”,为古人设誓句式 。《诗·王风·大车》:“谓予不信,有如嗷日!”《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公予重耳临河之誓:“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自水!”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一录蜀中妓与情人饯别词:“若相忘,有如此酒!”皆指眼前一物作誓 。21.识:通“志”,记忆 。白话译文虎丘离苏州城只有七八里,那山上没有高耸的山岩幽邃的沟谷,只是因为接近苏州城的缘故,(达官贵人)装饰豪华、满载声歌的游船,没有一天没有的 。凡是有月亮的晚上,有花的早晨,有雪的傍晚,游人来来往往,纷繁错杂得像织布一样 。中秋时节(这景象)就更加繁盛 。每到这一天,苏州城家家户户倾城而出,肩挨肩,人挤人,接踵而来 。无论是官宦人家的男男女女,还是平民百姓,没有谁不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很多人坐在厚厚的坐垫上,把酒放在路边 。从千人石到山门,密密麻麻紧挨着的游客多如鱼鳞 。檀木所制的歌板堆积得就像山丘,酒器里盛的酒如云彩一样奔泻不停 。远远望去,就像无数大雁落在平坦的沙滩上,又像彩霞铺在江面上 。即使用电闪雷鸣也无法形容那热闹的场面 。刚摆上酒席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像蚊虫齐鸣,分不清(唱些什幺) 。分部安排好后,都竞相以最新流行的歌曲一争高低,雅乐俗乐都有,唱得好坏也自有分别 。过了一会儿,摇头踏脚按节拍唱歌的人,就只剩数十人了 。不久,明月高悬在空中,山石反射着月光,如同白练,所有粗俗之乐,都悄悄停了下来 。应邀唱歌的人只有三四个了,他们伴着一只箫,一只笛,一人舒缓地敲着歌板歌唱 。管乐和人的歌声一起发出,清幽嘹亮,使听众陶醉不已 。到了深夜,月影疏疏落落,月下树影斑驳,这时,连箫和歌板也不用了 。一个人登场歌唱,四座的人都屏心静息地倾听 。他的歌声细如髮丝,直冲云霄 。每唱一字,差不多要一刻时间 。飞鸟仿佛也为这舒缓悠长的歌声所感动,徘徊不忍飞去,壮士听到这样的歌声,也忍不住要落泪 。剑泉深不可测,飞耸的岩石像刀削的一样峭立 。千顷云好像是以天池等山作几案,山峦沟壑秀丽无比,这里最适合飨宴宾客 。但中午过后,阳光强烈,(游客在此)无法久坐 。文昌阁(景色)也好,傍晚的树更好看 。它的北面是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只有远处的虞山一点遥遥在望 。平远堂荒废已久,我和江进之商量修复它,想在这里建个祠堂,祭祀韦应物、白居易等先贤 。但不久我就生病了,我已经请求辞官归去,恐怕江进之修复平远堂的兴致也大减了 。(可见)山川景物的兴盛荒废,确实是有时运的啊!我在吴县做了两年县令,曾六次登上虎丘 。最后一次是和江进之、方子公同去的 。我们坐在生公石上等待月亮出来 。唱歌的人听说县令来了,都躲开藏了起来 。我就对进之说:“官吏的横暴,差役的庸俗,也太过分了啊!以后我辞官后,一定要在这生公石上听曲,以月为证 。”我幸好解免官职,客居吴地,虎丘的明月,不知道还记得我当年的话吗?创作背景万曆二十三年(1595年),袁宏道曾出任吴县县令,短短两年任期期间,热爱游赏山水的作者六次游览苏州名胜虎丘 。因为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嚮往和对官场俗务的厌倦鄙夷,万曆二十四年,袁解职离吴,因为留恋虎丘胜景,回忆虎丘赏月赛歌的盛大场面以及虎丘各处的秀丽风景 。写下了这篇游记散文 。作品鉴赏散文开篇从“无日无之”到月夜、花晨、雪夕,相对“中秋”来说,同时是铺垫与烘托 。下面“每至是日”一句正紧承上文意脉,指出但凡中秋都是如此,笼括年年中秋而并非实指哪一年中秋 。从而又强调了本篇是以“中秋”为焦点来表现“登虎丘者六”的综合体验 。接着作者从空间角度展开视野,纵横笔墨 。挥洒出一幅中秋时节盛游虎丘的鸟瞰图 。“倾城阖户,连臂而至”总括盛况 。“衣冠士女,下迨舔屋”是上句的具体化 。而“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也不仅仅是盛况的渲染,从衣饰到游乐形式都带有浓郁的吴地民俗气息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以下三句具体铺排总体场面,构成鸟瞰式的纵向空间 。三个排比间以夸张性的比喻充实于这一空间内,渲染出一派人密、歌喧、酒酣交杂并出的忘情游乐的声势 。“樽彝云泻”兼关上文“置酒交衢” 。“檀板丘积”遥启下文“唱者千百”,笔致飞动而意脉密合 。行文至此.盛况场面已然毕现 。但作者却嫌不够,“远而望之”一句明确视角,稍缓文气 。然后变换手法,由实景入虚景,连下三重形象比喻极尽形容:“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 。场面之盛,色彩之丽,声势之大,震耸视听,摇动神魄 。实际景观反覆诉诸于感觉镂刻下的印象实在太强烈、太丰富了,比喻也只能道出有限的侧面 。故作者仍嫌笔墨贫乏,索性径以“无得而状”来否定上面的具体比喻 。启发读者展开想像去体味 。从实到虚,从有限到无限的变化 。显出那游乐场景的美不胜状 。整整一段多用整饬的四字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手法渲染同一对象 。有大赋铺张扬厉的风致;笔势则略无滞碍 。文气流注,紧密拍合了场面的声容气势,而作者作为观照主体的讚美倾羡之意亦挟带而出 。空间场面的渲染铺排后,作者将视听凝聚到最富市井情调和民俗意味的演唱上面 。镜头由全景式鸟瞰转向依时问推进的特写,用墨随之由疏阔而变换为深细 。从“布席之初”到“比至夜深”,四组镜头,两重境界 。“唱者千百”同“摇头顿足”两者重在以白描手法刻画演唱的生动场景 。“摇头顿足”不只是头脚击应节拍的动作.更活画出“歌喉相斗”中获胜的“数十人”的得意神态 。但这种“雅俗”、“妍媸”“不可辨识”的场景显然不是作者的属意所在 。他所欣赏的是经过自然淘汰筛选,“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后的“雅”者“妍”者入景人情的“缓板”慢唱 。因此,与上面的场景自描不同,当这两幅画面由笔底缓缓流出时 。首先是“明月浮空.石光如练”,随后“月影横斜,荇藻凌乱”的月色渲染 。似乎那月亮也懂得该去钟情怎样的对象;其次是从演唱者到演唱方式、状态、音色等啜茗品醪般的细腻刻画;最后以对演唱效果、魅力的侧面烘托为收煞 。两组镜头虽属作者欣赏的同一境界,但受审美趣味制约的审美感觉,又敏锐地辨析出程度的差别 。既然“一夫登场.四座屏息”是整个自然筛选的最后结果,那便以连“箫板亦不复用”从而有别于“三四辈”者的“缓板而歌”来突出主体 。“竹肉相发.清声亮彻”的演唱效果固然令“听者魂销”,而“音若细发.响彻云际”则直欲与明月对话,再加上“每度一字,几尽一刻”的技法描摹所构成的景、声、态统一和谐的魅力,竟使”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这后者是作者最为神驰的,所以写起来才如此的细微人妙 。这一大段是全文记写的主体部分 。作者用“布席之初”、“未几”、“已而”、“比至”几个标明时问推移的词联带出一幅幅场景画面,整个过程既有鲜明的层次感,又自然流走 。场面由喧杂而导向幽静,境界由单一唱的描述,过渡到声、色、景、情的浑融一体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总述自己与虎丘的关係 。作者特别提到最后一次与江、方同登,在生公石上待月的情况,这是为了引出后面的话,而且前面也已申足中秋月夜,所以也只点到即止,不展开描述 。“迟月生公石上”,不但等待玩赏虎丘月夜,而且是要“听曲此石上”,品味市民们在月光笼罩下不分贤愚、无论贵贱的歌吹游乐 。但“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官身与民众的隔膜使他发出无限感喟:“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吏吴两载”,对官场的厌烦与弃官的打算是早就萌生了的 。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在这次登虎丘的遭遇中进一步被强化,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自然也就坚定了原本就有的弃官决心 。因而,作者才会发出“他日去官 。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的誓词,才有“解官称吴客”的欣幸 。将六次虎丘之行融汇一处,选取最为精髓的片段进行记述,达到详略得当的效果,这是文章的妙处所在 。叙述方式上,作者匠心独运,採用铺排、裁剪、比喻等手法,围绕虎丘之景、虎丘之人以及游乐之事进行多角度、多方面描写,构成一幅完整的情境,结尾则画龙点睛,通过自己先后以官员和平民身份游历虎丘的不同心境,表述内心情志,赋予文章以讽喻的色彩 。文章通篇写山水少,写游况多,均发轫于作者的审美感受;文势时有腾挪,意象或作变化,一路写来,均有作者感受的隐隐跳跃 。感受深者,则用墨如注;感受浅者,则微微点染,不受自然山水散文通常受客体对象规範的传统笔法,显示出审美感受作为观照万物的“性灵”特徵 。作者对世俗情趣的郊游浓墨泼洒,主体感受的往返流转,笔触章法的任情而为,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传达这三者都带有明代山水游记文典型的时代审美特徵 。名家点评明代文学家陆云龙《翠娱阁评选皇明小品十六家》:“虎丘之胜,已尽于笔墨端矣,观绘事不如读此之灵活 。”徐州师範大学教授张建杰《每天读一点古诗文》:“这篇散文,字字皆抒写真情实感,不经意间绘就一幅风俗画 。”作者简介袁宏道(1568~1610年)明代文学家,袁宗道二弟,袁中道二哥 。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年)、弟袁中道(1570~1623)都以文学见长,合称为“公安三袁”,时称”三袁“,被称为“公安派” 。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曾为文反对复古,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曆二十年(1592年)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 。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着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 。《晚游六桥待月记》便是他的着作之一 。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 。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 。”(《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