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圣旨内容都极富文采?其实有些满嘴大白话,皇帝自称俺 历史诏书之最有哪些名字

咱们对圣旨的印象可能大多数来自影视作品 , 一个趾高气扬的太监手捧一卷金灿灿的黄绫 , 环顾众人拂尘一挥 , 高喊一声:“圣旨到 , 某某接旨!”于是众人皆惶恐肃穆 , 跪下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 再看这太监将圣旨展开大声宣读:“奉天承运 , 皇帝诏曰……”作为古装剧圣旨可是让剧情发展的重要推手 , 它既能点开剧情(比如男主一家被奸臣所害 , 皇帝昏庸降下圣旨满门抄斩 , 只有男主逃走) , 又能推动高潮(上一秒还是阶下囚 , 下一秒就是人上人 , 身份变化比翻书还快) , 再就是收尾(反派穷途末路 , 圣旨一锤定音) 。甭管这古装剧是喜剧、爱情、宫斗还是纪录片 , 只要和朝廷、官员扯上关系 , 都离不开这圣旨 。
(说起圣旨 , 我们的脑海中肯定浮现出上面这个图片)
正因为出现的次数实在是太频繁 , 存在感太高 , 导致一提起圣旨我们马上想到的就是黄绫一块 , 轴柄两根 , 小太监开头必定是那句“奉天承运 , 皇帝诏曰 。”但事实真的是如此么?
(元世祖圣旨金牌 , 可见圣旨并不局限于丝绸 , 其他材料都可以)
恐怕未必 , 在古代圣旨外形多变 , 并不仅限于金黄色的一卷布 , 它可以是纸张、丝绸甚至是铁片(毕竟古代君王富有四海 , 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 只要君主愿意 , 随便什么东西都有其法律效力) 。而圣旨最初也不叫圣旨 , 《中国圣旨大观》对圣旨说法的演变进行了阐述:上古时期 , 君主所发布命令的名称各有不同 , 炎帝见嘉禾 , 所以他所下达的命令被称为“穗书” , 黄帝见景云而作“云书” , 少昊作“龙凤书” , 帝尧作“龟书” , 这些都能算是早期的圣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所发布的“圣旨”按照类别被分为“命”或“令”(比如说曹操的求贤令) , 一直到宋代 , 人们才普遍把皇帝的命令称之为“圣旨” 。
“圣旨”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蔡邕的《陈政事七要疏》中:“臣伏读圣旨 , 虽周成遇风 , 讯诸执事 , 宣王遭旱 , 密勿祗畏 , 无以或加 。”不过这只是蔡邕对皇帝命令的一种尊称 , 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 在宋朝以前不可能出现太监扯一嗓子喊“圣旨到”这样的场景 , 顶多来一句:“皇上(或大王)有令!”
(圣旨的读法和写法都有讲究 , 您注意看皇帝也不总是“诏曰” , 上面的圣旨可是“敕曰”!)
其次太监的读法也大有问题 , 开头这八个字的断句就不对 , 影视作品一般断句为“奉天承运 , 皇帝诏曰 。”而实际上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 , 诏曰 。”强调皇帝乃天命所归 , 代天行令 。在书写上也很有讲究 , 这八个字并不在同一列 , 第一列写“奉” , 第二列顶格写“天承运” , “皇帝诏曰”这四个字放第三列 , 其高度比第二列的“天”字要低一格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圣旨都以这八个字开头 , 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规矩 。
(《楚汉传奇》里秦始皇的遗诏 , 问题槽点一大堆 , 您能看出来有哪些错误么?)
秦始皇一统天下 , 决定创立名号为“皇帝” , 并自称“朕” , 规定命为制 , 令为诏(这就是圣旨的前身) , 雕刻传国玉玺来证明自己夺取天下的合法性 。汉承秦制 , 在秦始皇的基础上做了细化和补充 , 建立起了完备的皇帝制度 , 皇帝自称为朕 , 臣民尊称为陛下 。东汉蔡邕在《独断上》就记载:“汉天子正号曰皇帝……其命令:一曰策书 , 二曰制书 , 三曰诏书 , 四曰戒书 。”也就是说皇帝所下达的命令有四种 , 分别是策书、制书、诏书和戒书(比如说汉文帝曾经颁布《议佐百姓诏》 , 景帝下达《令两千石修职诏》) 。秦汉时期一些比较重要的诏书开头都会强调时间:某某年 , 由某某皇帝下令要如何如何 。魏晋南北朝时期下达的诏令格式和两汉相似 , 但由于朝代更迭频繁 , 人心浮动 , 为了保证统治的稳定性很多皇帝还会在诏书中写上“应天顺时 , 受兹明命”这几个字 , 强调自己的统治是天命所归 , 你们老老实实当臣子辅佐我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