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如何跑到了世界最前头? 中国的世界之最之最( 五 )


招标结束了,合同是谈下来了,那要怎么保证把国外的技术消化吸收,真的掌握在我们手里呢?为此,中方特意设计了一条学习路径 。
这一次,一共要生产的140列动车组,被分成了7组,每一组20列动车组 。每一组的动车组都要分成三个阶段来生产:第一个阶段只生产1列,这1列全部在国外工厂生产、组装,然后原装进口,国内企业派出技术人员到外方接受培训、观摩学习、参与设计组装;第二个阶段生产2列,这2列的零部件全部从国外进口,然后在中国完成组装,中国员工亲自干,国外企业的技术专家在旁边进行指导 。第三个阶段,生产剩下的17列,一步一步地进行国产化,也就是用国内生产的零部件,替换国外进口的零部件,每一个替换的零部件都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合格了才能换上去 。
技术人员将这三个阶段风趣地总结为:第一阶段,他们干我们看;第二阶段,我们干他们看;第三阶段,我们自己干 。当然,他们还做过更严肃的总结:这三步走,第一个阶段叫“僵化”,不求创新,只求复制,严格按照外方的图纸去做;第二个阶段叫“固化”,在流程上,把学到的技术原汁原味固定下来,保证不走样,让自己的制造水平可以和外方看齐;第三个阶段叫“优化”,制造组装工作完全熟悉掌握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优化和改进 。
这三个阶段结合起来,就是高铁动车组国产化的完整过程 。最终的考核指标叫“国产化率”,一列动车组有4万多个零部件,一开始的国产化率当然是0,而到了第20列时,这4万多个零部件中,已经有超过70%可以实现国产化 。
但是你要知道,国产化率只是一个初级指标,即使国产化率达到了100%,也只能说明所有的零部件都在国内生产,并不代表我们就掌握了关键技术 。
比起国产化,中国铁路人还有一个更高的追求,那就是自主化,能够做到自主设计,把知识产权抓在我们自己手里 。
第三部分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中国高铁的反超阶段 。
用北京大学路风教授的话说,技术可以引进,而能力引进不来,如果不具备创新能力,只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中 。
到了2008年,北京和天津之间的京津城际高铁已经开始运营,京沪高铁、沪宁城际、沪杭城际等多条高铁路线开工建设 。这个时候,我们对于国外的高铁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消化吸收,是时候追求自主化了 。
在2008年,铁道部和科技部共同签署了一个协议,名字叫《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合作协议》 。铁道部和科技部决定研发时速350公里以上的中国高速列车,并且让中国的高速列车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
科技部将高铁关键技术的研究纳入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除了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外,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多家科研机构都参与其中 。据统计,参与这次计划的科研人员包括68名院士、500多名教授,总人数超过了1万人 。
可以说,这是一次科技攻关的大联合行动 。这样的联合行动是如何实现的呢?举个例子,其中有一项研究,是对于列车车头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国南车是使用单位,所以负责组织进行方案设计、方案试验、优化等工作,西南交通大学辅助进行初步的方案设计,之后,中科院力学所进行仿真分析,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负责稳定性的计算,同济大学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进行风洞试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负责实际车辆的测试 。
这么多家机构接力,这才完成了研究,整个研究过程一共做了20个方案设计,进行了75次仿真计算,针对760多种不同的环境进行了试验 。而这,只是这次联合行动计划中的一小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