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参评项目|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温州中国之最经典

01 发掘单位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02 项目负责人
梁岩华
遗址概况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望江东路东部,温州古城北大门——朔门之外,南依古城,北邻瓯江,东靠海坛山,隔江与江心屿双塔遥相呼应(图一) 。
图一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东向西摄)
2021年10月,该遗址在配合望江路下穿工程项目基本建设考古工作中被发现,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发掘,已揭露了古城水、陆城门相关建筑遗迹、8座码头、2艘沉船、1条木质栈道、多组干栏式建筑等重要遗迹(图二),以及数以10吨计的各类瓷器残件 。主要遗存年代集中在宋元时期 。
图二 朔门古港遗址总平面图
主要发现
遗址发掘区主要由东端水门头区、中部邻江港口区及西端南侧瓮城区三部分组成 。
水门头区块,位于海坛山西北麓,地势较高,该区块为奉恩水城门以外、水门河沿岸两侧的各类遗迹群组成,具体包括有陡门河驳岸、陡门、桥梁、堤岸、斜坡式码头、宋元房址等(图三) 。
图三 水门头区块遗迹分布图
宋至明代,水门河道较宽,陡门宽约5.7米,清代以来河道不断缩窄,民国时期建新陡门,宽度已仅3.05米 。水门河西侧有始建年代早于北宋、连接北墙外朔门街与海坛山北麓港区的夯土长堤,其临水门河一侧构筑木桩夹板护岸,临江的西面驳岸则以块石砌筑,堤顶铺砖路,揭露部分的堤长逾32、宽约6米 。堤前端伸出的北宋斜坡式码头(MT8),依托海坛山脚基岩而建,块石砌筑,揭露部分宽3.5、长13米(图四) 。南宋以来,水门河西侧大部分地区淤积成陆,地表出现较为密集的建筑群,其中一处建筑基址疑似元代浴所,以更衣室与沐浴室成组搭配,连接成片,建筑面积达100多平方米 。
图四 北宋斜坡式码头(西向东摄)
邻江港口区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沉船、码头等遗迹多见于此 。两宋时期的长条形突堤式码头,呈多级月台状,石边土心结构 。为适应滩涂环境,边墙底部往往用木桩打底和横木铺垫,外加木桩围护,路面铺河卵石或碎石 。其中3号码头前端台地当中铺平整方块,下垫衬木板,长13.8、宽4.3米(图五、图六) 。
图五 3号码头正射影像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温州中国之最经典】图六 3号码头前部侧视(西向东摄)
1~5号码头较窄,6、7号较宽,6号码头宽达10.3米,体量较大 。遗址发现的2艘宋代沉船均为福船 。其中1号沉船残存7段船舱,壳板作鱼鳞状搭接,并楔有铁钉,残长12.4、残宽4.1米,推测其全长约20米(图七) 。
图七 4号码头
2号沉船仍在发掘 。栈道遗迹位于瓮城北面,做工规整,残存7组桩基,长16.2、宽2.6米,据史料记载,栈道附近即馆驿所在(图八) 。
图八 1号沉船
栈道以东,分布多组干栏式建筑遗迹,其中F9规模较大,发现保存较好的木骨泥墙5道,每道墙有中柱和边柱,柱桩埋深约3米,桩柱间以竹片、藤条编织墙骨,进深12、宽约6米 。
瓮城区块发现早、晚两期瓮城基址及砖、石道路等遗迹 。早期瓮城城墙平面呈圆弧形,石壁土心,基址厚4米,年代约为南宋至元代;晚期改为方形,内外壁以条石垒砌,墙体增厚,基址厚5.3米,为明清时期(图九) 。
图九 栈道遗迹S(北向南摄)
瓮城东门外发现有叠压打破关系的三期道路遗迹:早期为宋代青砖直路,宽近4米;中期为南宋至元代弧形砖路;晚期为明清及近代条石直路 。城址外围地面下还发现有多条石砌排水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