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密古城寨遗址 一 新密历史之最

古城寨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与新郑市交界处,在新密市东南35公里的曲梁乡大樊庄村古城寨村民组周围 。遗址规模宏大,城墙高大,气势雄伟 。城内地面高于溱水河床10米,高出周围地面2米~5米 。(图一;图版一)

图一 新密市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位置图
原据密县地方志认为古城寨城址是西周郐国都城,故定为郐国故城,198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通过近年的钻探调查与试掘,被确认为龙山文化城址后,于2001年5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夏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密市炎黄历史文化研究会和新密市文物保管所的协助下,对双洎河(古洧水)中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调査,发现“郐国故城”城墙的时代较早,于是就对该城内外进行了大面积的钻探调查,并于南城墙中部偏东一段(地上已没有墙体)的地下墙基开挖探沟,通过对城墙墙基的解剖证实该城城墙应为龙山文化时期修筑 。同时,我们在城内东北部还发现了大规模的夯土建筑群基址,并在城西南部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在城北和城东发现了龙山文化遗址 。城内外新石器时代遗址达270多万平方米 。1998年~2000年,我们先后对南城墙东段墙体北侧、东城墙南段墙体西侧的地下夯土基础,以及北城墙城门缺口西侧的墙基,分别开探沟进行发掘,在城内东北部对大型夯土建筑群基址开探方发掘,并在城内西部的漆水东岸开探沟发掘,在城北外部护城河北岸的龙山文化遗址开探沟发掘 。通过发掘初步了解了古城寨城址内外的龙山文化遗址范围、龙山文化城墙的结构、城内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大概状况,及其相关年代等 。现将1998年~2000年的三次发掘工作的收获简报如下 。
图版一 新密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全景(由西南向东北)
一、发掘分区与地层堆积
为了古城寨城址考古发掘的长远考虑,将城内分为若干区 。分区情况如下:城内大体分成四区,每区约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其中左下部为丨区,左上部为ll区,右下部为 Ⅲ区,右上部为Ⅳ区 。(图二)并在城外北部开2x5米探沟2条,同时对城内遗址进行了全面钻探,对城北、城东的龙山文化遗址和城南的丘岭地带也进行了探查 。钻探面积达数10万平方米 。
图二 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平面图
古城寨城址夯土城墙的地层情况,以探沟ⅢT1的东壁为例 。ⅢT1位于古城寨的南城墙中部偏东侧,西距南城墙城门缺口100米 。ⅢT1上口南北长31米,底长35.5米,宽2米,深约6米 。ⅢT1横跨夯土墙基,墙基中部有少量露出地面,其南部上层是耕土层和扰土层,直接压在夯土上 。其北部1~4层压着墙基,第9层打破并压在墙基上 。由此形成城墙南北两侧的地层不一致 。故将ⅢT1的文化堆积编为1~9层,中间由上至下逐渐变宽的夯土墙基按土质土色和夯筑方法的不同分为10A2~10D3层 。(图三)
第1层,耕土层 。褐色土,质地松软 。分为南北两部分,北段长18米,南段长6.8米,厚0.12米 。被2座现代坑打破 。北部坑打破1层、2层和10A层 。南部坑打破1层、3层和10B层 。
第2层,扰土层 。浅黄色土,质地松散 。深0.30米~0.36米,0.2米~0.3S米 。包含多为现代遗物 。
第3层,汉代文化层 。土色深黄,土质松 。分布在ⅢT1北部,北部叠压4层,南端叠压夯土墙 。深0.24米~0.52米,厚0.15米~0.72米 。包含物有布纹瓦、釉陶罐残片和铜镜钮等 。另外还出有许多龙山、二里头、二里岗、殷墟等各时期的陶片 。
第4层,殷墟文化层 。土色浅黑,土质松软,含少量红烧土和料础石 。分布在北段,叠压5层和部分护城坡、10A版筑墙10B1层 。深0.76米~1.2米,厚0.64米~1.24米 。包含物有陶鬲、钵、深腹盆等,陶器纹饰以粗绳纹占多数,余为素面,陶质以夹砂陶为多数,个别为泥质陶 。另外有较多的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等各时期的陶片 。还出有零星兽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