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献火攻计大败曹操的非诸葛亮竟是他

在《三国演义》中,江东众将的印象远不如刘备帐下五虎来的动人 。江东虎将不多,除了早年的江东猛虎孙策和东莱太史慈,就要算到之后的甘宁了 。其实,江东虽然第一流的猛将不多,可是,却是三家集团中最为团结,最为整齐的一个集团 。无论是最早追随孙坚的程普、黄盖、还是在孙权手上大放异彩的周瑜、陆逊,或者是三国末期的诸葛恪、陆抗,可以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而在江东诸将中,黄盖算是比较出名的一位 。
在《演义》中,黄盖为人注意,当然是他和周瑜上演了一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精彩苦肉计 。而在正史中,给周瑜献上火攻之计的不是诸葛亮,而是黄盖 。可以说,演义当中,黄盖能够强势登场,那主要是有着《三国志》正史的依托,人家黄盖在历史当中确实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当然,赤壁之战的成功,成就了周瑜,也成就了黄盖 。可是黄盖的一生,除了献上火攻计策,其实还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
网络配图
黄盖的命很苦 。黄盖的祖先也曾经风光,他是南阳太守黄子廉的后人,可是到了黄盖的祖父一代,就已经沦落,全家都从南阳搬迁到了零陵郡 。零陵郡大致在我们现在的湖南、广西等地 。三国时期的零陵郡出了不少人才,像荆州的名士刘巴,就常年呆在零陵郡 。不过,黄盖在零陵郡,却估计很少有什么甜美的回忆 。在黄盖还是婴儿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从小就由母亲养大,家里很穷,六七岁小小年纪,就要上山砍柴 。可是黄盖很有志气,在砍柴的空闲,竟然还主动收罗一些书籍,学习一些兵法 。
青年时期,黄盖步入仕途,开始在郡守府里担任小吏,工作勤勉,也很能干,得到太守的赏识 。之后有郡里推荐为孝廉,三公又征召到朝廷为官 。当然,黄盖在出身寒门,在朝中和一些名流豪门又没有什么交情,虽然有着孝廉头衔,却没有得到具体的职务 。之后,孙坚在江东起兵,黄盖投靠了孙坚 。孙坚向南击破山贼,向北赶走董卓,做出了许多不凡的业绩,而黄盖一直追随左右 。因为军功卓著,孙坚任命黄盖为自己的别部司马,有了自己人生第一个正式的官职 。之后孙坚在进攻刘表的时候去世了,黄盖、程普等将领有孙坚的弟弟率领投靠了袁术 。在袁术的手下憋屈了几年,孙策逐渐长大了 。十六岁的孙坚就有着远大的抱负,他四处寻找父亲旧日的部属,游说他们重新归纳自己的手下 。黄盖等人也被孙策的豪情而感动,重新又聚集在孙策的旗下 。之后,黄盖追随孙策平定江东,立下汗马功劳 。等到孙策去世,黄盖继续在孙权手下效力,前后侍奉孙家三代,可说是江东元勋 。黄盖不但在打仗方面,是个强人,在治民方面更是一把好手 。孙氏刚刚拿下江东,许多的少数民族还没有真正归附,经常有一些人聚集起来,对抗孙权 。每当有的县有叛乱发生,黄盖就被派到当地去担任长官,而黄盖也往往能够很快平定叛乱,安抚地方 。
在当时,各地闹叛乱闹的最厉害的就是石城了 。石城的一些官员和少数民族的部落酋长互相勾结,共同对抗孙权派出的官吏 。当黄盖来到石城,首先在当地豪绅当中选择出一些人,组建成自己的县领导班子 。然后黄盖颁布自己担任县令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命令 。黄盖说:“我是个大老粗,只会打仗,不懂得什么文事 。现在我们县的叛乱还没有平定,有许多的军务往来,我把所有的文书工作,就交给你们负责了 。你们也要负起责任,去督促下属各个部门,他们有什么过错,希望你们要秉公执法 。如果办事有什么差错,我是不会用鞭子板子打你们的 。你们好好用心,可要做全县官员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