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米阔鲁节: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

鄂温克族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的丰收节日 。流行于内蒙古陈巴尔虎旗 。每年农历五月廿二,是鄂温克牧民最欢乐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他们统计当年产幼畜数量,庆贺丰收的日子——米阔鲁节 。当天,人们拾马烙印、除坏齿、剪耳记、剪鬃尾;给羊割羊势等 。上述生产活动结束后,人们互相拜访,举行宴饮、歌舞等活动,欢庆丰收 。
这一天,人们清早起床,青壮年们从浩特(牧村)的一头开始,逐户给马烙印、除坏牙、剪耳记、剪鬃尾和给羊去势等 。老人们在这一天把母羊羔送给儿女、外甥、侄子,祝福他们今后羊群兴旺 。青壮年们不论到谁家,主人都要为前来帮助劳动的人们设酒席致谢,酒宴按先茶后酒的习惯进行 。
鄂温克族节日主要有祭敖包、阴历年和“米阔勒”节和瑟宾节等 。祭敖包时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 。每次敖包会上还要举行赛马、摔跤等活动 。“米阔勒”节是生产节日,每年夏历五月二十二日举行,这一天要给马烙印、剪鬃、去势、除坏牙,给羊剪耳记号等,并举行宴会 。
瑟宾节是每年的6月18日,“瑟宾”是鄂温克族语,意为“欢乐祥和” 。瑟宾节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这天人们会身着盛装参加聚会,由酋长来主持节日,节日上会有抢银碗,米日干车,赛马等各种体育竞技 。还有人们特别注重的祭拜火神,祭拜祖先的仪式,之后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
米阔鲁节是呼伦贝尔草原莫尔格勒河流域鄂温克牧民的丰收节 。每年的5月中下旬,忙完接羔保畜的鄂温克人喜气洋洋地聚集到一起,庆祝一年一度的丰收节日 。
米阔鲁节要进行一系列生产活动,主要是给马烙印、除坏牙、剪耳记、剪鬃毛及给羔羊割势等 。
首先从“尼莫尔”(即放牧小集团)的一头开始,先从马群里套出二岁子马,放倒,人们有的用剪子剪鬃、割尾梢,有人用刀子割耳为记号 。
这时马的主人把自家的畜印烧红,在马的左跨上烙印 。割下的鬃毛由畜主收起,剪下的耳块由畜主点数保存 。在羊圈里,母羊都放出去吃草了,只剩下满圈的小羊羔,牧人们把公羊羔割势(阉割寨丸),把母羊羔耳朵剪下自家的样式 。
在敬酒时,主人捧一木盘放两个酒杯,依次敬让,向帮助去势的人敬献哈达,并宣布当年仔畜成活和牲畜增加的情况 。来者也要祝愿主人所养的牲畜兴旺 。
被烙印去势的牲畜数字与岁俱增 。酒席间,大家还要尽情歌唱 。这种繁忙而又欢乐的活动,从一家转到另一家,牧民们整日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
【鄂温克族米阔鲁节: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