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辛弃疾究竟有没有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

淳熙八年冬天,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浙西提刑,还没有走马上任,就遭到了监察御史王蔺的弹劾,“台臣王蔺,劾其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意思是他用起钱来就像用泥沙,杀起人来就像割草 。由此,辛弃疾有了酷吏的名声,还没来得及去上任,就被撤销了一切职务 。
辛弃疾给人留下冷酷的印象并不奇怪,他年轻的时候,在北方义军中曾单人独骑杀了偷盗义军大印的和尚义端 。后来,又有过率领五十骑突袭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的壮举,这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敢于出手杀人的狠角色 。但真实的情况又如何呢?
事实上,辛弃疾对普通老百姓宽厚,对下属官吏严酷 。他曾奉命平定南方的茶商叛乱,在给宋孝宗的报告《论盗贼札子》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取乞害之,豪民大姓以兼并害之,而又盗贼以剽杀攘夺害之 。臣以谓,不去为盗,将安之呼,正谓是耳 。”意思是说,这些种田的老百姓,州郡一级的官员用过度的征收赋税来害他们;县一级的官员呢,用征购各种名目的物资来害他们;底下的办事人员用各种名义索、拿、卡、要来害他们;地主豪强用兼并田产来害他们;而盗贼又用抢劫和掠夺来害他们,老百姓不去当盗贼又能往哪里去呢?
辛弃疾认识到真正该严格管理的是各级官吏,而不是平民百姓 。这成了他的执政理念和处理政务的出发点 。据《真西山集》记载,辛弃疾“历威严,轻以文法绳下,官吏惴栗,唯恐奉教条,不逮得遣” 。就是说,他对底下的官吏非常威严,动不动就对手下进行法律追究,那些官员都吓得心惊胆战,生怕遵守教条不到位而被谴责 。
【名将辛弃疾究竟有没有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相反,他对百姓却非常宽厚、关心 。楼钥所著的《攻愧集》中说,“比居外台,谳议从厚,闽人户知之” 。意思是辛弃疾在做福建提点刑狱时,给犯人判罪遵从的是宽厚的原则 。这件事,福建人家家户户都知道 。有一次,他派一个叫傅大声的官员到下辖的一个县里,去复审牢狱中的囚徒 。傅大声到了那个县之后,经过仔细的审核,释放了五十多个人,只留下十多人 。这么多的案子被翻案,让那个县令脸上火辣辣的,于是拒绝招待傅大声,连饭也不管了 。辛弃疾听说后,亲自对这些案件进行审核,最后全部依照了傅大声的处理意见 。
辛弃疾所以被人污以酷吏的名声,主要还是他不肯与当时的官场同流合污 。在给皇帝的上书中,辛弃疾自己都说:“臣平生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 。”因为“刚拙自信”的性格,他敢说敢做,不愿意迎合别人,为了求得事业的成功,他可以不拘小节,更加不理会各种各样的潜规则 。于是,他和庸碌保守的南宋官场风气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不过这一切放在今天,却格外让我们肃然起敬 。
辛弃疾简介: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追赠少师,谥忠敏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