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名将贺若弼用兵:大张声势真假难分

隋朝名将贺若弼对自己的军事才能颇为自负 , 当隋炀帝杨广还是太子的时候 , 有一回问他:“杨素、韩擒虎、史万岁这三人谁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将 。”读过《说唐》的人都知道杨素和韩擒虎 , 这两位都是响当当的名将 , 史万岁也是为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良将 , 然而 , 对这三位分量很重的老同事 , 贺若弼却是嗤之以鼻 , 说:杨素猛而无谋;韩擒虎武艺还不错 , 跟人打斗倒还可以 , 运兵作战那就不怎么样了;史万岁充其量也就是一名带骑兵的军官 , 都算不上大将 。言下之意也就他贺若弼算是大将 。


贺若弼虽然口气大 , 但本事确实大 , 在平定江南一役中 , 他神出鬼没的兵法让陈朝防不胜防 。例如 , 在南下之前 , 他想攻打京口 , 但又缺乏水师 , 于是他利用南方缺马的特点 , 用北方的老马偷偷跟南方交易 , 买了不少船只 。贺若弼把这些船只隐藏起来 , 然后把那些陈旧破烂的战舰故意摆在北边的港口 , 堂而皇之地让南边的士兵看到 , 让他们以为北方的军舰也就这样了 , 从而放松了警惕 , “先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 , 买弊船五、六十艘 , 置于渎内” 。贺若弼的这种示人以弱的战术也是符合当时的形势的 , 因为北方在水师上一向不如南方 , 以此作为佯装 , 南方人当然不会怀疑 , 因为敌方认为一向都如此 , 让敌人觉得合理 , 佯装才有效果 。
贺若弼还善于虚张声势 。当时隋朝和陈朝的边防军每年都会换防 , 贺若弼每次换防 , 都大张旗鼓 , 在敌人的视野里大肆摆开军队和营帐 , 绵延很广 , 弄出一副随时都要进攻的样式 , “必集广陵 , 大列旗帜 , 营幕被野” , 陈朝的边防军一见这架势当然很紧张 , 马上调兵遣将 , 严阵以待 , 但过了一阵 , 贺若弼又故意通知对方:没事 , 我们只是普通换防而已 。有时候 , 他还故意大张声势地进行狩猎活动 , 让南边的军队又紧张一把 。久而久之 , 陈朝的军队被弄得神经紧张 , 渐渐地也就麻痹大意了 , 因此在隋朝真的发起大规模进攻时 , 反而放松了戒备 , 没有及时做防御准备 。
贺若弼这种真真假假的策略 , 一方面固然是其善于用兵所致 , 其实也跟双方的力量对比有很大关系 。因为隋朝相比于南方的陈朝 , 无论是军队规模和地理位置 , 都有较大优势 , 北方军队规模大 , 又居高临下 , 南方承受着巨大的军事压力 , 北方随便一点举动 , 都会让他们疲于应付 , 用有限的力量去应对无穷的骚扰 。由此可见 , 贺若弼相当善于利用他们隋朝固有的规模优势 。


【隋朝名将贺若弼用兵:大张声势真假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