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曾国藩被小毛贼骗去千金为什么不敢缉拿?

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光复南京城的时候,有一个人自称是某部队的校官,前往会见曾国藩 。那个人滔滔不绝,高谈阔论,其不可一世的气概,一下子就把曾国藩吸引住了 。在谈话中,曾国藩论及到用人必须杜绝欺骗这件事,那个人接过话头,义正词严地说道:“会被欺骗或不会被欺骗,完全看人而定 。像中堂您这样至诚与盛德的人,他人自然不忍心欺骗;像左宗棠那样公正严明的人,他人也不敢欺骗;至于其他的人,有的别人不欺骗他,他却怀疑别人欺骗,有的已经被欺骗他还不知受骗 。” 曾国藩听后,非常高兴,待他为上宾 。
由于一时没有恰当的位置安插,曾国藩就暂时命他督造战船 。没过多久,那个人却盗领千金逃跑了 。事情暴露后,部属向曾国藩请示发布命令捉拿此人 。曾国藩沉默很久之后说道:“算了,不要追了 。”部属告退以后,曾国藩不仅自嘲道:“他人不忍心欺骗!他人不忍心欺骗!”
人的一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一次都不上当,曾国藩上当也很正常,问题的关键是因为什么上当 。读过曾国藩著述的人,可能都记得,曾国藩鉴人识人很有一套,什么眉毛、眼睛、鼻子、骨格等等,都研究得头头是道 。这样的人竟然上了当而且偏偏还是在这方面上的当,确实叫人犯琢磨 。
【揭秘:曾国藩被小毛贼骗去千金为什么不敢缉拿?】纵观封建官场,有两种人最受人欢迎:一种是抬轿子的,一种是吹喇叭的 。曾国藩镇压太平军屡屡得手,从他自身角度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很会使用抬轿子的人,如左宗棠、李鸿章等人 。不过,曾国藩对这些抬轿子的人也很够意思 。如,保荐李鸿章做了江苏巡抚,荐举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后升为闽浙总督 。
光复南京后,踌躇满志的曾国藩,更加春风得意,两江总督的这个职衔,似乎已经吊不起了他的胃口,他要施展更大的抱负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缺少的似乎就是吹喇叭的人 。所以,当他听到有人称赞他“像中堂您这样至诚与盛德的人,他人自然不忍心欺骗”时,能不心花怒放吗?后来,曾国藩被同治皇帝加封为太子太保、一等毅勇侯,想必,这“军功章”上一定也凝聚着吹喇叭的功劳 。
从这个意义上讲,曾国藩的上当,固然是被人忽悠了,但假如他没有私心,假如他比较冷静,他能上这个当吗?有句俗语说的好:“苍蝇不落无缝的蛋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