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那么多投降将领为什么他被黑得最惨?

在三国历史上,各大诸侯之间混战不止,虽然为不少武将成名提供了大舞台 。但是,这也导致很多将领要么战死沙场,要么良禽择木而栖 。自东汉末年到三国结束,有过投降经历的武将特别多,比如关羽、张辽、严颜、黄权、庞林、张郃、姜维、孟达等等 。不过,对于大部分降将来说,都没有被后人过于严厉地批评 。但是,相对于关羽、张辽等人,于禁的投降却让其背上了长期的骂名,成为其一生的污点 。
对于于禁,在孙权拿下荆州后,一度遭遇了虞翻等人的羞辱 。即便是回到魏国后,于禁依然遭到了他人的嘲笑,最后因为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的画而羞愧而死 。对此,陈寿用“然弗克其终 。”来评价他 。至于后人提到魏国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基本是会说他是关羽威震华夏的背景板 。那么,为什么三国那么多投降将领,于禁被黑得这么惨呢?对此,首先要回到于禁投降的樊城之战 。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于禁传》中的记载:“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于禁的投降和庞德地不屈死战,形成非常强烈的对比 。如果庞德也跟着于禁一起投降,人们对于后者的批评可能会少一点 。现在人家庞德战死沙场,你于禁也没有做什么抵抗,也即“禁遂降”,也不怪被人黑了 。同时,于禁被擒时是左将军,假节钺 。当时曹操属下,除了夏侯惇等人,于禁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 。与此相对应的是,关羽、张辽等人投降曹操时,可没有这样的身份和地位 。
陈寿在《三国志》中强调,“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于禁最号毅重”,也即曹操一直都非常器重于禁 。而且,于禁跟了曹操三十多年,对比三国时期的众多降将,几乎没人能比得上于禁 。但是,于禁最不明智的一点是,在一直对自己器重有加的曹操只是遭受困境,而不是衰败的情况下投降了,这是不折不扣的不忠不义 。而同为五子良将的张辽,是在吕布已经灭亡的情况下才选择投降的 。
最后,良禽择木而栖,如果前一颗树已经枯萎了,这良禽换个地方,他人可能不会过分地批评 。但是,对于于禁来说,当时器重自己的曹操还没有倒下,你就投降关羽了,这显然会被他人看不起 。此外,不得不说的是,于禁的投降属于晚节不保,之前一直刚毅不屈的于禁,最后选择了投降,确实反差太大了,这也让曹操、曹丕等人难以接受 。
【三国中那么多投降将领为什么他被黑得最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