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役介绍:土木堡之变

土木之变 , 亦称土木堡之变 , 是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的惨败事变 。
明英宗平日里对宦官王振言听计从 , 王振不顾王直等朝臣反对 , 鼓动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 。由于准备仓促 , 途中军粮不继 , 军心不稳 , 导致大败 。
大军撤退 , 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 , 被瓦剌军队追上 , 明军被团团围住 , 两军会战 , 明军全军覆没 , 王振被部下樊忠杀死 , 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 , 英国公张辅、时任户部尚书王佐(山东庆云县人)、时任兵部尚书邝埜(湖南省宜章县人)、时任刑部尚书丁铉(江西人)、时任工部尚书王永和(昆山人)与时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邓棨俱于土木堡丧生 。
背景
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 , 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 , 向明朝政府邀赏 , 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 , 并减去马价五分之四 , 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 就制造衅端 。遂于这年七月 , 统率各部 , 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 。
东路 , 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 , 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 , 又分为两支 , 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 , 直攻宣府围赤城 , 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 。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 , “兵锋甚锐 , 大同兵失利 , 塞外城堡 , 所至陷没” 。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 。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 , 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 , 准备亲征 。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 , 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 , 但英宗偏信王振 , 一意孤行 , 执意亲征 。
7月16日 , 英宗和王振率20余万大军从北京出发 , 由于组织不当 , 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 , 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 , 军内自相惊乱 。19日出居庸关 , 过怀来 , 至宣府 。8月1日 , 明军进到大同 。也先为诱明军深入 , 主动北撤 。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 , 仍坚持北进 , 后闻前方惨败 , 则惊慌撤退 。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 , 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 , 故行军路线屡变 。
至宣府 , 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 , 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 。13日 , 狼狈逃到土木堡 , 瓦剌军已紧逼明军 。
出征
此次出征 , 由於准备仓促 , 途中军粮不继 , 军心已经不稳 。八月在大同听宦官郭敬说前方战败 , 王振开始惊慌撤退 , 撤出大同 。然而王振想从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退兵 , 让英宗到他的家乡蔚州(今河北蔚县) , 不顾大同总兵郭登和大学士曹鼐等反对 , 匆忙改变行军路线 。行四十里后 , 又怕大军过境损坏家乡庄稼 , 又急令军队转道宣府(今河北宣化) , 此时瓦剌大军追至 , 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率兵战死沙场 。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骑五万前去阻击 , 至鹞儿岭 , 中伏死 , 五万骑全部覆没 。在1449年8月14日到达土木堡(河北怀来县东南) , 离怀来城仅20里 , 王振以为1000余辆辎重军车没能到达 , 下令就地宿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