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女儿吗?李世民女儿结局

唐太宗李世民共有21个女儿,其中广为人知的便是高阳公主了 。而不少电视剧与小说也喜欢将高阳塑造为唐太宗最喜欢的女儿,那么历史上的高阳是否真的就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女儿呢?
很多人认为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女儿,除了是受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外,主要是因为《旧唐书》中的一句话:“初,主(高阳公主)有宠于太宗,故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 。”
意思就是,因为高阳公主受到唐太宗的宠爱,所以房遗爱待遇优厚,和别的驸马受到的礼遇都不一样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高阳公主的确是挺受唐太宗的宠爱的,所以连带的,她的驸马房遗爱也受到一定优待 。但是,就因为高阳的丈夫“与诸主婿礼秩绝异”,就能以此断言高阳是太宗最心爱的女儿吗?恐怕还不能 。
高阳公主受太宗宠爱,与她的出身并没有太多关系 。《旧唐书》无公主传,对高阳生母也无记载,但对长孙皇后的七个子女记载得很清楚,所以高阳的生母为长孙皇后或太宗四妃的可能性并不大 。因为高阳是因谋反而被赐自尽的,若是四妃之女,四妃及其诸子不可能不被连坐 。再观之长孙皇后所生的城阳公主,前驸马杜荷也是因为卷入李承乾的谋逆案被杀,而城阳却活了下来 。可见高阳与唐高宗同母的可能性也是极低的 。所以高阳的生母可能身份较低,也可能早逝,高阳受宠于太宗与生母的关系不大,应该是她本身的个性比较对太宗的脾气 。
而根据《旧唐书》《唐会要》等史料的记载,可以称为唐太宗爱女的一共有如下六位公主:长乐公主,豫章公主,城阳公主,高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 。不过有意思的是,除了高阳公主外,其他的几位公主都有事例可以辅证她们的确是受到唐太宗的宠爱的 。
比如贞观七年长乐公主出嫁的时候,唐太宗诏令有司为其准备的嫁妆比自己的妹妹永嘉长公主多出一倍 。然而就在贞观六年的时候,御史大夫韦挺便曾上表批评时风道:“今贵族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极欢宴;唯竞奢侈,不顾礼经 。非所谓嗣亲之道,念别离之意 。正始之本,实在于兹 。若不训以义方,将恐此风愈扇 。”结果唐太宗竟然“顶风作案”,要为自己的爱女准备比长公主多一倍的嫁妆,自然而然招徕了魏征的严厉制止 。
“长乐公主将出降,太宗谓房玄龄等曰:‘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 。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 。’房玄龄等咸曰:‘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何为不得?请倍永嘉公主 。’”(《魏郑公谏录》)
而长乐的驸马正是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长孙冲此时极受帝宠,被任命为宗正少卿,驸马都尉,官至秘书监(从三品),比之房遗爱从三品的官衔也是不遑多让的 。只可惜长乐红颜薄命,贞观十七年便病逝了 。不过根据考古的发现,长乐公主的墓并没有遵照公主墓只设一道石门的规格,而是破格使用了三道石门——这不仅是在昭陵现已发掘的陪葬墓中独属一份,即便是在整个已发掘的唐代墓葬中,也就只有“号墓为陵”、按天子等级安葬的懿德太子墓同属这一情况 。可见唐太宗对长乐的宠爱,比之高阳,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
豫章公主与长乐相似,虽然嫁了人但贞观十六年左右便过世了,太宗为此穿了很长时间的素服,超过了礼法规定的父亲为子女服丧的时间,惹得群臣悚动不安,最后被魏征劝止 。
“豫章公主薨,公奏:‘自豫章公主薨逝,陛下久著素服,群情悚栗,咸不自宁 。臣闻古之王者,绝于期服,此乃前书典礼,列代旧章 。陛下发上圣之慈,深下流之恸,素服以来,遂经旬月;悼往之义,足为加隆 。伏愿割无已之痛,従先王之礼,改御常服以副群下之心 。臣滥蒙重任,不敢寝默 。’太宗从之 。”(《魏郑公谏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