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儿童的心理问题并提高其学习能力?


如何纠正儿童的心理问题并提高其学习能力?

文章插图
儿童的学习与成长与家长的教育息息相关 , 很多儿童因为认知不当导致很多心理问题 , 那么家长该怎么做呢?如何缓解儿童的心理问题和提高其学习能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
儿童胆怯心理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1、自尊心受挫
当被家长批评以后 , 孩子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 会变得胆怯 , 还有孩子的一些不良生活行为习惯 , 被别人嘲笑 , 或者责备 , 会让自尊心受到伤害 , 也会导致他们形成了胆怯心理 。
2、儿童的自主性发展受到阻碍
当孩子8个月到3岁的年龄阶段 , 是实现自主的关键时期 , 这个时候孩子学会说话走路等 , 爱问问题 , 喜欢模仿  , 有了自我的意识 , 喜欢按照自己想法做事情 , 会变得顽皮 , 这也是自主发展的体现 , 家长在这个时候 , 没有意识到这问题 , 就会怕孩子做不好事情 , 去帮他们完成的 , 就会压抑孩子自主发展 , 让他们对自己能力有质疑 , 从而造成胆怯 。
3、交往受到抑制
当孩子出生以后 , 要和别人沟通 , 首先是父母 , 接着是亲人 , 小伙伴 , 会有和别人交往的欲望 , 所以要适当安排交往活动也很关键 。猜你感兴趣>>>>6岁孩子怎样心理教育
4、生物遗传因素
有的孩子的父母也是害羞 , 不爱说话 , 不喜欢和别人交往的人 , 所以他们的孩子也会出现胆怯心理 。
如何有效教育儿童并提高学习能力?
1、纠正儿童的思维
大人与儿童的思维逻辑有分别 , 儿童的思维一般分为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与直觉行动思维 , 而这些思维影响了他们的行为与价值观 。一般来说 , 心理学家认为家长不应限制儿童的思维发展 , 除非你发现孩子的思维出现混乱与错误 , 那就应该予以纠正 。
2、调节儿童的情绪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 当孩子成长到4、5岁的时候 , 他们已经能准确认清情绪与影响情绪生成的因素 。孩子会渐渐放大自己烦躁、紧张、忧郁、生气等情绪 , 为避免一些负面的情绪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 家长们应帮助他们调节心理 , 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态 。
3、多给孩子和伙伴们玩耍
家长可以带孩子到游乐场 , 公园等孩子多的地方 , 这样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 会让他们接触更多人群 , 克服胆怯的心理 。
4、不要过度要求孩子
家长不可以对孩子的要求过高 , 不要按照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 当孩子完成不到目标 , 就责备 , 这是不可以 , 要适当引导孩子 , 宽松的环境才能让孩子自己的想法 。
5、可以互相交换角色
当孩子表现胆怯时候 , 可以让孩子和父母交换角色 , 在舞台表演角色的性格 , 让孩子扮演父母和老师 , 他们体验大人的说话方式和行为 , 可以克服孩子心里的顾虑 。
6、记录孩子的胆怯变现
记录孩子的胆怯变现 , 这样能找到问题 , 进行针对性引导孩子 , 看看孩子是在哪个方面胆怯 , 是怕生人 , 还是怕黑等问题 , 才可以真正解决问题 。
7、家长不要过度溺爱孩子
当家长一切事情都为孩子解决的 , 孩子就会过分依赖父母 ,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候 , 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 当孩子害怕打雷 , 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这是科学的现象 , 这样孩子知道后 , 就不会害怕 。
【如何纠正儿童的心理问题并提高其学习能力?】8、尊重儿童
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过程中 , 心理学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儿童 , 尊重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思维、游戏权与可教育性等等 , 这样有助良好的个性与人格形成 , 这也是家长爱护孩子的最好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