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年轻时曾因饮酒误事夫人戒指刻字劝其戒酒

【胡适年轻时曾因饮酒误事夫人戒指刻字劝其戒酒】自古以来,美食很大一部分是靠名人、靠文人墨客、靠民间推动的,这一点在民国时代表现得更为突出 。《民国吃家》是一部关于美食的故国风情录,它从美食写到食事,从食事写到人生,名人的饮食情趣,食物的典故内涵,人与食的缱绻深情,久远的历史风貌,亘古未变的生活气息 。作者二毛是《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在他看来,吃吃喝喝绝不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
当时胡适与老北平的许多餐馆都关系密切,他曾应海泉成老板之邀,亲自为海泉成题了一副对联 。
另一道胡适喜欢的菜是奶汤蒲菜 。这道菜是由奶汤、蒲菜花、水发冬菇、熟火腿烧煮而成 。这里所用的蒲菜产自济南大明湖,根茎长在湖的淤泥里,叶长而尖 。
台湾美食家逯耀东在《胡适与北平的餐馆》一书中曾提过这种疑问:一个安徽人为什么喜欢山东的餐馆?对此我是这样认为的:尽管明湖春是地道的鲁菜餐馆,但当时它推出的新式鲁菜,有许多创新的菜品,这可能是吸引胡适的地方 。另外,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安徽被六省环抱,这注定了徽菜具有融合性 。而且鲁菜和徽菜的差别肯定要小于川菜、湘菜 。
当时胡适与老北平的许多餐馆都关系密切,他曾应海泉成老板之邀,亲自为海泉成题了一副对联:“学识文章,举世咸推北大老;羹调烹饪,沙滩都道海泉成”,此联一挂,餐馆生意马上更加火爆 。
说到这里,我注意到,2009年以前,很多餐馆都会用文化名人题写的对联和牌匾招揽生意 。但现在招揽生意效果最显著的却是微博:能吸引名人发微博宣传你的餐馆,对餐馆经营已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的一个朋友开了家火锅店,就是靠王菲的几条微博,半年之内顾客就开始排队 。现在名人题字、牌匾已经达不到这个效果了 。
在北平,由于常常要接待外国人,而自己又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所以胡适对西餐也是很接纳的 。《胡适日记》中经常记载他去北京饭店吃西餐 。他的老师、美国哲学家杜威来北平,还专门请胡适夫妇在北京饭店西餐厅用过餐 。
西餐是在明末清初由传教士传进中国的 。国内最早西餐菜谱是上海华美印书馆《造洋饭书》 。清袁枚《随园食单》中记载过“西洋饼”的做法:用鸡蛋清和飞面,作稠水放碗中 。打铜夹剪一把,铜合缝处不到一分 。生烈火烘铜夹,一糊一夹,顷刻成饼 。白如雪,明如绵纸,微加冰屑、松仁屑子 。
胡适好酒,但酒量不大 。年轻时经常请梁实秋等朋友喝酒 。
一次朋友结婚,请胡适证婚 。席上每桌只上了一瓶酒,很快就喝完了 。胡适大呼添酒,新郎很为难,说新娘是节酒会会员,所以不宜在此场合添酒 。胡适当即掏出现洋给伙计,说我们几个朋友喝得高兴,自己花钱买酒,不干新郎新娘的事儿 。主人无奈,只好让伙计添酒 。
胡适年轻时曾饮酒误事,后来又患有心脏病,所以后来饮酒很节制 。他在《尝试集》中曾写过一首戒酒诗:“少年恨污俗,反与污俗偶 。自视六尺躯,不值一杯酒 。倘非朋友力,吾醉死已久 。”
然而胡适后来也有饮酒至醉的时候,于是其友丁文江就将这首戒酒诗请梁启超题在扇面上,将扇子赠予胡适,劝其戒酒,胡适大为感动 。
一次胡适去青岛,青岛大学闻一多等八位教授设宴款待他,号称醉八仙,30坛花雕酒转眼喝完 。胡适眼看酒力不支,于是从怀中掏出一枚戒指请大家传看,只见戒指上刻着两个字:戒酉 。原来这两个字是夫人江冬秀为劝丈夫戒酒亲自刻上去的 。只是由于江冬秀文化水平低,将“戒酒”误刻成“戒酉” 。大家看了,便不再为难胡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