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婴与公孙杵臼的故事公孙杵臼是怎么死的?

公孙杵臼在《赵氏孤儿案》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身为赵盾、赵朔父子的门客他是如何和程婴一起营救赵氏孤儿的?在《赵氏孤儿案》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又是怎么死的?
公孙杵臼,春秋时晋国人,赵盾、赵朔父子的门客 。他是中国古代著名忠义故事《赵氏孤儿》的主角 。晋景公三年和程婴合谋,藏匿赵氏孤儿赵武,自己献出了生命 。后世广为传颂,并且编成戏剧,出现在舞台上,甚至流传到海外异邦 。
【程婴与公孙杵臼的故事公孙杵臼是怎么死的?】人物简介
公孙杵(chǔ)臼(jiù),为春秋时晋国人(一说为今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逯家庄村人),[1]赵盾、赵朔父子的门客 。生卒年俱不详,主要活动在晋景公时期(前599-前581年) 。
晋襄公死后,赵盾谋立公子雍,狐射姑则谋立公子乐(都是晋文公之子),并将其从陈国迎回,想与赵盾争权 。赵盾派公孙杵臼等人将公子乐截杀 。最后狐射姑被迫出奔 。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和程婴合谋,藏匿赵氏孤儿赵武,自己献出了生命 。
生平经历
晋灵公时,武臣屠岸贾与文臣赵盾不和,设计陷害赵盾,在灵公面前指责赵盾为奸臣 。赵盾全家三百余口因此被满门抄斩,仅有其子驸马赵朔与公主得以幸免 。后屠岸贾又假传灵公之命,迫使赵朔自杀 。公主被囚禁于府内,生下一子后托付于赵家门客程婴,亦自缢而死 。程婴将婴儿放在药箱里,负责看守的将军同情赵家,放走程婴与赵氏孤儿后亦自刎 。程婴携婴儿投奔赵盾老友公孙杵臼 。此时屠岸贾急欲斩草除根,为搜出孤儿便假传灵公之命,要将全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杀绝 。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决定献出自己亲生儿子以保全赵家血脉 。后程婴便向屠岸贾告发公孙杵臼私藏赵氏孤儿,屠岸贾信以为真,派人搜出婴儿,掷在地上,又刺了几剑,程婴见亲子惨死,忍痛不语 。公孙杵臼大骂屠岸贾后触阶而死 。屠岸贾心事已了,便收程婴为门客,将其子程勃(实为赵氏孤儿)当作义子,又取名屠成 。十五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程婴告诉实情 。赵氏孤儿悲愤不已,决意报仇 。此时灵公已死,悼公在位,程勃将屠岸贾专权横行,残害忠良之事禀明,悼公便命他捉拿屠岸贾并处死 。赵家大仇得报,赵氏孤儿恢复本姓,被赐名赵武 。
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事迹,后世广为传颂,并且编成戏剧,出现在舞台上,甚至流传到海外异邦 。
以上为杂剧《赵氏孤儿》改编史记后版本
在《史记》中程婴带孤儿藏匿到山中 。15岁时,在年高望重的晋大夫韩厥等人的努力下,晋景公为赵氏昭雪,平反了冤狱,发兵攻灭屠岸贾,并尽灭其族,立赵武为大夫,恢复了赵氏的土地封邑 。
《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在邢台,历代《顺德府志》和《邢台县志》都有记载:“赵孤庄在城西北二十五里,为程婴匿赵武处 。”赵孤庄村原名是单羊村,因赵氏孤儿这段故事而改名为赵孤庄村,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目前对邢台赵氏孤儿文化的抢掠集中在石家庄井陉、山西盂县和邯郸,井陉弄了个感恩文化节,盂县弄了个藏山风景区,邯郸弄有七贤祠,唯有邢台不重视历史文化,甚至还有把赵孤庄错写成赵古庄的,并且把解放前的和赵氏孤儿有关的遗迹破坏殆尽,然而历史毕竟是历史,虽然其他地方都弄得轰轰烈烈,但都掩盖不了他们本身的荒谬性 。下面试分析之 。
先说邯郸,邯郸所谓是赵氏孤儿藏身地的说法很不靠谱,但来源简单,其根据是来自丛台边的七贤祠,其中因有程婴、公孙杵臼像,就附会说邯郸是赵氏孤儿的藏身地,这种附会不见于历史记载,其荒谬性不值一驳,我们主要看石家庄井陉、山西盂县、邢台赵孤庄所说的那个更有道理,众所周知赵氏孤儿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那先看争夺赵氏孤儿的地方当时属于晋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