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何多次拒绝黄袍加身不愿称帝

曾国藩 , 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得人物之一 。他从湖南一个偏僻得小山村以一介书生进京赶考 , 二十八岁便靠中了进士 , 从此以后 , 他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仕途之路 , 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 。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 , 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 , 直到一品官位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拥兵30万
同治三年六月 , 曾国藩的湘军攻克南京 。当时 , 曾国藩拥兵30万 , 占据中国半壁河山 , 曾国藩已成为满清入关以来汉族官僚中持权最大的官员 , 超越了清初的吴三桂 , 足以功高震主 。曾国荃、彭玉麟、赵烈文、李次清等曾国藩的部属幕僚人 , 他们约集30余名高级将领深夜求见 , 欲将黄袍加身与曾国藩 。
曾国藩面临一生的最重大的抉择 , 面对这些眼睛冒火热切的属僚 , 曾国藩十分冷静地给众人写下了一副对联 ,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坦露心迹 , 放弃了在他手上创造历史书写曾氏王朝的机会 。看这段历史 , 不禁要问 , 这位手握重兵的曾大帅如果顺应了“民意” , 振臂一声高呼 , 就有机会黄袍加身 , 一步登天成为一帝 , 难道曾国藩真的没有产生这样的想法吗?
多次被劝称帝
就这件事 , 历史上有这样的说法:曾国荃对他说 , “你是两江总督 , 加上闽浙总督左宗棠 , 四川总督骆秉章 , 江苏总督李鸿章三个现任总督 , 还有五个现任巡抚全是湘军嫡系 。大哥手里握着20万湘军精兵 , 再遣李秀成收纳10万太平军降兵 , 这样30万精锐之师 , 即可攻破京师 , 恢复汉家江山 , 大哥将成为一代帝王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曾国藩回答道:“共患难时大家可以是朋友;同富贵时往往成了仇敌 。就说那个左宗棠 , 他做师爷时便不甘居人之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 , 他肯对我俯首称臣?再说李鸿章 , 我若平稳安泰他就是我的学生;我若不顺 , 李鸿章必然反戈一击 。还有那个李秀成 , 他投降了 , 就是一只丧家犬 , 谁还听他的?再说 , 朝廷防我之心令人枕席难安 。”
这一番话叫曾国荃无话可说 。再说当时湘军兵力在江南数省虽占优势 , 但清廷的官文据长江上游;富明阿、冯子才分守扬州、镇江;增格林沁屯兵粤皖 , 这表明清政府对湘军早有防备 。湘系势力中许多人都曾劝曾国藩自立为帝 。曾国藩寿诞 , 湖北巡抚胡林翼来贺 , 交谈间书写一纸条 , 赫然有:“东南半壁无主 , 我公其有意乎?”曾国藩见之 , 惶恐无言 , 将纸条悄悄地撕个粉碎 。浙江巡抚左宗棠曾赠一对联:“鼎之轻重 , 似可问焉!”曾阅后 , 将“似”字改为“未”字 , 退回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何多次拒绝黄袍加身不愿称帝】安微巡抚彭玉麟送密信称“东南半壁无主 , 老师岂有意乎?”太平天国覆亡后 , 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鲍超等四人密谋拥戴曾国藩自立 。一天夜晚 , 湘军的高级将领约有三十余人齐集大厅 , 企图重演一场“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历史剧 。曾国藩未等众人开口 , 书写出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 , 流水高山心自知!”委婉地表明了自己无意自立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