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胜利原因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战略是?

简单的说:
1,反秦救赵象征着正义 。首先在思想上占了上风 。
2、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破釜沉舟,又做出了正确的战术部署,使楚军战斗很强,以一当十 。(主要的)
3,城周还有别的诸侯的诸军,对王离、章邯军有震慑威胁作用 。
4,秦军并不强大,强征民夫奴隶入伍,战斗力不高,尤其是士气低下
详细的说:
作战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天才不愧是天才,项羽立刻就发现秦军的弱点——秦军布局是王离军围巨鹿,章邯军扎住其南边,一边筑甬道输之粟一边随时对救助巨鹿的援军打击,这只军队像两只虎钳,牢牢的盯死猎物 。而弱点就在两钳之间的心脏 。项羽要直接实施黑虎掏心战略,只有切断两只虎钳的联系,集中力量功其一只才可以有希望获胜 。
为了得到更多的情报,让秦军露出破绽 。项羽先派英布,蒲将军带上自己的两万人马渡河进攻秦军甬道 。英布,蒲将军不负所望,战斗击败看守甬道的秦军 。从这场小胜利,项羽看到秦军的问题所在——甬道虚弱,而章邯军疲惫不堪,决定抓住时机全军进攻秦军,这个时候陈余又派人向项羽请战,项羽同意了 。正好让陈余做出救赵的姿态吸引王离军的注意 。
项羽带着剩余的主力部队,全部渡河 。在渡河之后,项羽发表即兴煽动演讲鼓舞士气,随后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干粮,以表示不战胜毋宁死的大无畏精神 。这里充分体现了项羽的战略眼光和权谋手段以及大无畏的决断力,首先项羽带着一只杂牌军,军队派系多,战斗力参差不齐,而项羽又是第一次指挥他们,很难指挥的得心应手 。这样的情况下项羽充分运用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把一只向心力不足的军队栓成一根绳,只有一起向前冲打败秦军才有活路 。在项羽的手段下,楚兵的求战欲望高涨!后世研究者仅仅看到破釜沉舟后者的精神作用,而忽视了前者的重大意义 。项羽还命人打破作饭的锅,每人只带三天干粮 。项羽不但要以劣势兵力击败秦军,还要用三天时间击败秦军!如果三天之内不能灭掉秦军夺取粮草,就算击败秦军还是一个死字!项羽莫非疯了?
我们现在研究才发现项羽的眼光老辣就战略高明,巨鹿战的关键就是一个快字,不能激发将士快速求战的欲望,不能在短时间内消灭秦军,还是一个死字!章邯军和王离军互相犄角,打援兼顾,兵力上极大劣势的项羽军,如果想灭两只,那是天方夜谈 。而如今王离军围巨鹿,防诸侯,阵势布局给了可趁之机,正是灭王离军的好时候 。但是秦军不傻,章邯军虎视耽耽就是趁你攻王离而前后夹击,但是章邯的援军也不是毫无破绽,派兵保护甬道就有兵力的分散 。这种情况下就是要利用两军之犄角的空隙,大胆的玩一场刀尖上跳舞,在秦军眼皮底下火中取粟,在如此短的距离玩一场真正的运动战 。所以必须要快,快到秦军主帅完全没有意识过来,快到秦军没有时间部署,快到秦军来不及配合,快到秦军反映过来已经全军覆灭 。但是古今中外谁敢这样玩?谁敢在精锐秦军眼皮底下各个击破?
项羽主力开始进攻,项羽把主力汇合在一起,直接进攻甬道,断王离军的粮草 。章邯听到消息后,立刻带军援救甬道,正中项羽之计,项羽以逸待劳,大攻章邯 。章邯没有料到项羽孤注一掷,把所有筹码都压了上去,由于英布军前期的骚扰战的迷惑,章邯还以为项羽又在玩断粮游戏,搞搞破坏然后跑人(谁又能想到项羽如此高明如此不要命乎),连阵型都没有布置好就带军救援 。这次项羽玩真格的,有心算无心,决战对救援,胜负可想而知!史记张耳陈余传:“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 。章邯引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