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的由来佛教中观音菩萨是怎么来的?

观音的由来:观音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菩萨 , 民间对她的崇信远在其他诸佛神之上 。观音作为民间信仰的核心 , 在《西游记》中体现得最清楚 。照理在民间信仰的神系中 , 玉皇大帝应排在第一位 , 但人们对观音的信仰 , 远远超过玉皇大帝 。《西游记》第八回 , 对观音有这样的描写:
诸佛抬头观看 , 那菩萨: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缨络垂珠翠 , 香环结宝明 。乌云巧叠盘龙髻 , 绣带轻飘彩凤翎 。碧玉纽 , 素罗袍 , 祥光笼罩;锦绒裙 , 金落索 , 瑞气遮迎 。眉如小月 , 眼似双星 。玉面天生喜 , 朱唇一点红 。净瓶甘露年年盛 , 斜插垂杨岁岁青 。解人难 , 渡群生 , 大悲悯;故镇太山 , 居南海 , 救苦寻声 , 万称万应 , 千圣千灵 。兰心砍紫竹 , 蕙性爱香藤 。她是落枷山上慈悲主 , 潮音洞里活观音 。
在我国 , 对观音的信仰非常普遍 , 至迟在宋代己有"家家观世音"的说法 , 元明清以至于近代 , 对观音的信仰有增无减 , 实际上己经成了民间佛教乃至整个民间信仰的核心 。
【观音菩萨的由来佛教中观音菩萨是怎么来的?】观音并不产于中国 , 而起于印度的佛教 , 为大乘佛教所信奉的菩萨之一 。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认为 , 一种文化的传布 , 像投石池中 , 激起水面微波 , 由内向外层层扩散 , 其力量会渐减弱 。反之 , 一个国家或社会接受一种外来文化 , 则是由外区推入内区 , 是先微弱而后强盛的 。佛教来中国 , 大致起于后汉 , 而观音菩萨的形象到唐代已经基本定型并逐渐类型化 。观世音 , 焚文为 AvalOKite’svara(阿婆卢吉低舍婆罗)的音译 , 亦译 "光世音"、 "观自在"、"观世自在" , 尊号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 因避唐太宗世民的讳 , 略去"世"字 , 简称 "观音、大悲" , 沿用至今 。
观音来自何处 , 有数种说法 。
其一 , 观音为阿弥陀佛之子 。县无仟《悲华经》云:
往昔过恒河沙等阿僧祗劫 , 此世界名刚提岚 , 劫名善持 , 有转轮圣王名无译念主四天下 , 时空藏如来出现于世 。王有千子 , 长名不眗……时大子不眗自佛言:"世尊 , 我之所有一切善根尽回向无上菩提 , 愿我行菩提亡时 , 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 , 退失正法 , 堕大暗处 , 忧愁孤穷 , 无有救护 , 若能念我称我名字 , 我天耳所闻 , 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 , 我终不成正觉……"时宝藏寻为授记:"善男子 , 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 , 生大悲心 , 欲断众生苦及烦恼故 , 欲令众生住安乐故 , 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在这里 , 观音为"善男子" , 其父无诤念在此之前已被授记为西方安乐世界无量寿佛 , 按即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
其二 , 观音为莲花所化生 。据《铸鼎余闻》卷4引称昙谟竭译《观世音得大势受记经》称:
昔金光狮子游戏如来国 , 彼国中无有女人 , 王名威德 , 于园中入三昧 , 左右二莲花生二子 , 左名宝意 , 即是观世音 , 右名宝尚 , 即是得大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