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那些巧妙躲过皇帝屠刀的牛人

皇帝爱拿功臣下刀,但也有不愿意挨的 。因为臣子知道,眼前养活自己的人平时是慈眉善目的,但到了年底,就会俨然成为一个恶狠狠的屠户 。那么这功利与存身自然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抽身隐退其实并不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而更像一种人生的境界 。所以,不要相信那共患难,同安乐的那张假面具!
——处世篇
说到功成身退,历史上的人自然不在少数 。其中一个闪闪的名字——范蠡,就是一个成功隐退的人 。他帮助越王勾践二十多年,最后在灭掉吴国以后居然递出辞职信 。勾践拿着这封辞职信,怎么想也想不通,于是问他,“跟我这么多年,终于功成名就了,解决了后患之忧,该到与我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你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呢?”而范蠡只是表面搪拖,因为他心里想着,功成名就,能共患难但不能共荣华 。荣华的背后其实就是断头台,不能看到表面的光鲜,更应看到背后的肮脏 。但是,家人知道这样的消息,无不为他惋惜,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为何又大好之时做出了逃难的决定?
其实范蠡这种想法,更像在经营自己的人生 。为什么?因为他懂得人生价值曲线,高位抛,低位进的道理 。那么,他的人生又经历了一波三折,历史才肯善罢甘休地描写他的丰功伟绩 。他觉得人贪念一生便很快招来横祸,于是急匆匆地逃到了齐国 。更名改姓,从此他又当起了商人,很快就富甲一方 。后来惊动了齐王,便想让他为相 。后来范蠡又做出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决定,退回相印,散尽家财 。家人不理解,范蠡回答说,如果只取不施,侍富不仁,那这种方式为什么不放弃呢?于是,范蠡又逃到了陶邑,完全不顾家人对自己的埋怨,而一天比一天快乐 。家人说他别人都在思富求财,你却说没用 。范蠡又和家人说,穷与富,其实完全在于自己的内心,只要用心,钱财一定会得到的 。那么范蠡并没有辜负他说的那句话,他认为陶邑地势优越,四通八达,是一个经商的好地方 。于是经过范蠡的巧妙经营,便很快成为了当地的首富,江湖人号——陶朱公 。之后范蠡又散尽了家财,这让守财才者始终想不透的做法,却是人生的真谛 。
范蠡三散家财,是他的人生真谛,也正是有这等的做法,才躲过了勾践的那把明晃晃大刀 。因为就在范蠡不辞而别后,由于勾践日日享乐,让文种心情极度低落,后来经常挂个病号不上朝 。但是小人常常有,说大夫文种觉得自己功高,桀骜不驯,私底下勾结想谋反 。这事还了得,勾践便赐给文种一把宝剑,下道命令:你教会我七种计谋打败吴国,而我只用了三种,剩下的留在你那,我命令你去替我死去的先王谋策!正用上那句话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早知有今日,何不学范蠡!绝望之后的文种,愤然西去了!
——幸运篇
相比那些明晃晃的屠刀,杀了许多人,也留下了许多人 。但是大多臣子们还是处于被动的形势,掌刀人还是在皇帝那里 。不过,皇帝的确怕人篡了自己位,自己脑袋也保不齐哪天掉了 。按照自我防御的最狠之法就是攻击,攻击是最好的防御,所以他们更愿攻击对自己不利的人 。不过有位皇帝,防御的干净利索,那技术能堪比意大利足球队的后防线 。
这人就是赵匡胤,也就是“杯酒释兵权”,北宋丁谓的《丁晋公谈录》、王曾的《王文正公笔录》有记载有相互矛盾,司马光在《涑水纪闻》描述的则更为详细 。但是北宋的《三朝国史》、《太祖实录》中却只字未提,难免有些学者会产生争议,故而这件事更具有故事性 。但故事却很深入人心,相比之较下,他就比那朱元璋做得游刃有余多得多,而他的臣子自然也是幸运儿 。为了不让黄袍重演,赵匡胤也是思来想去,于是就决定和禁军的将领们摊牌,尤其是石守信、高怀德、韩令坤、赵彦等人 。